一、为什么很多人非要在农村老家盖一座新房?
前些天,一个好朋友向我吐槽,他老爸非要在家里建一座新房,而且是每个兄弟一层楼,为了那房子,家里负债数十万,对于他这种月薪族来说,经济压力非常大,他难以理解父母的想法。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虽然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但也很不理解,明明举家搬迁,都在城里居住,为什么要回来建新房?
直到偶然到朋友家做客,和他父母聊起这个话题,方解我心头疑虑。
他的两个姐姐已经外嫁,大哥已娶亲,在深圳一线城市租房,他和二哥分别在广州和上海工作。家里其实没什么人住了,孩子们也没打算在老家生活,只是年节偶尔回家,为何还要再建新房?
和朋友的爸爸聊完,我才意识到,农村老家的房子,对于老一辈来说,有着无以比拟的地位。老家是根,总要落叶归根的。
农村老家建新房,很大原因是为了儿子娶媳妇准备的。现如今,很多姑娘要求有房有车,家里原来破旧的老房子,拿不出手,没有姑娘肯嫁过来的。父辈们也知道,像广州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房子,儿子们买不起,所以,在家建新房,是最划算的。自己盯着工程,不怕烂尾,也不用物业。
二来,怕老家没有一个好房子,怕三兄弟各自在其他城市发展,怕两个女儿在夫家过得不好。老家的房子还在,孩子们至少中秋和春节一定会回去,就算不回来结婚生子,回来也有地方待。房子在,家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能团聚,就不会各自飘零,就能维系着那逐渐淡薄的亲情。
父辈们还怕万一,万一孩子们在外面拼累了,想回家了,只要家里有房子,那就还有一条退路。累了,可以回家。老了,可以回家养老,种菜钓鱼打牌,都比大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好得多的。
朋友的老爹非常朴实可爱,说,别人家都建新房了,如果我们家建不起来,会被人家笑话,那多没面子呀。而且,万一以后城市沦陷了,孩子们回来,还有地方住呀。
朋友感于老爹的想法,但还是认为,如果将来在老家娶妻生子,就意味着自己的儿子也必须待在小山坑,受着那落后的教育,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而且,建新房的预算,都够在老家的城里付首付有余了,城里房价涨那么快,从投资上来说,并不划算。在大城市,有房子住就行了,不一定要买房。建新房而不住,就是一种浪费。
可是,现在不是城市化发展吗?现在的山坑,说不定以后也会变成城镇的啊,也会有着像城市里那样的基础设施,说不定还能拆迁呢。
对于大多数农村出来的人来说,外面的房子,只是一个住所,老家的房子,父母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不管外面有没有房,以后是否真的回去,我觉得父母建的何止是房子,那是一层保险,是给你留的一条后路,是父母对你的爱呀。
二、我的户口在城市,农村老家的房子已经倒塌,请问如果我们村要是规化建房,向我们这情况能不能得到赔偿,或分房
明确回复你:不行。
根据规定,集体土地为村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只提供本集体(村、乡)农民建房使用,居民是不能使用农村宅基地的。
出生在农村的农民一旦你上大学或者在城里买房,户口由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后,就不能在农村享受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原有责任田和宅基地应有村委会等收回。
如果你一生下来就是居民是肯定没有;如果你原来是农民上大学后转为居民的,则原来的宅基地和责任田应有村委会等收回,也不会有。
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农村老家建房,这也许是最
这位知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农村老家建房,是基于以下几种原因,但归根结底是一种怀旧心态!
1、因为老家的房子是归宿
2、老家的房子维系亲情
3、老家的房子可以养老
4、老家的房子是牵挂
5、老家自有一片惬意
四、为什么一定要在农村老家留套房
对于很多人而言,进城了,远走高飞了,依然在农村老家留套房子,那就是为了把根留在故土之上。
有利这条根,就会此生不灭思乡之情和永远不会往怀那些曾经的过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