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安徽黟县附近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有什么不能错过的啊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于唐天宝六年改名。
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又以自然景观为特色,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名扬天下,再加上温泉又被称为“黄山四绝”。
门票:
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202元/人(其中含景区意外伤害险2元);云谷索道、太平索道、玉屏索道为80元/人次。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122元(其中含景区意外伤害险2元);云谷索道、太平索道、玉屏索道为65元/人次。
提示:
1、目前黄山景点多达四百余处,大致可分为温泉、玉屏、北海、松谷、云谷、白云、梦幻几大景区,其中梦幻景区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也是目前旅游者们青睐的热点。
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
桃花源里人家
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联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中国著名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受到这一特定环境和风情的启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从而使黟县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古徽民居皖南之首
黟县境内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900余幢,为皖南之首。南屏、关麓、宏村、西递等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徽州建筑艺术风格的特色,其中西递、宏村两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外游客趋之若骛。
旅行贴士
出行
游黟县民居,人少为妙,千万不要让嘈杂的人气冲了老屋的静雅,最多不过4人,以免煞风景。
不可相信当地人带你进村(当然要收钱),一定正规买票,以免上当受骗。
西递也是黟县较为著名的徽派古建筑群,但因开发最早,商业气息太浓,反而有煞风景。如果去过宏村和南屏之后,大可不必再去西递。如执意前往,可从县城乘中巴,2元即到。一般清晨和黄昏时分去为好,此时人少,风景也算优美。塔川的秋天很美,值得前往一游。
旅行装备
书店里关于徽州的书籍很多,可随身带上一本这样的水籍前往游览,将有助于你对徽州文化和民风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如《乡土中国——徽州》、《徽州遗韵》、《老房子·皖南徽派民居》等。
推荐景点 推荐理由
桃花源长廊 漂游桃花源长廊,体味《桃花源记》笔意
西递 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
南屏 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宏村 中国画里的乡村
黟县二日游
线路特色
黟县精华景点之游
线路设计
D1: 塔川秋色→宏村→卢村→南屏
D2: 屏山→西递
线路指导
第1天:清晨时分,从屯溪出发,包车直接前往塔川。或者在屯溪搭乘中巴前往黟县,再由黟县包车去塔川。塔川游毕后,可步行去宏村,大约半小时可到。游览宏村。在宏村内用午餐。下午可顺道前往卢村参观木雕楼。返回宏村,因为在宏村门口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车辆,然后就可以包车前往南屏。傍晚的时间都可以花在南屏,在迷宫似的的小巷里散散步,晚上就住在南屏的当地人家里,品尝徽州当地的风味菜肴。
第2天:起个大早,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在南屏逗留一会,感受一下古村静谧的清晨。然后可以找当地的机动三轮车,出发去屏山。游玩过屏山后,就在屏山吃中饭,因为那里民风淳朴,价格公道,味道也好。然后找车找车前往西递。花在西递的时间倒不必太多,因为西递实在是一个很商业化的地方了。之后返回屯溪结束愉快旅程!
徽州民居分析
徽州民居建筑,无论是古民居还是近代的仿古式民居,都有一种强烈的、优美的韵律感。长长的青石板上,耸立着一座座高墙深宅。一座座古民居,四周都用白色的高墙围起,这叫做“封火墙”,远远望去,就像是古城堡。
这种高墙深宅的建筑格局是厅套厅,天井套天井,刚到的人肯定会走迷糊的。一般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两卧室,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王后的更多斤,结构都是如此。徽州最大的民居往往是“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榄窗,一百多个门庭”。
进入徽州民居,你会发现,这些民居内部繁杂、精致与外部的简洁、古朴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徽州民居中,木、石、砖三雕最为出名,人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处,雕刻更为精美。在西递村,有一户人家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非常精细,讲述做人的道理,很有文化研究价值。
徽州古民居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分布广泛。在徽州地界里的千数以上的大村小庄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古民居。据专家说,明代民居数以千计,而清代民居则数以万计。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相比。它将民居建筑推到了极至,在中国有史以来的民居建筑中,徽州民居是一座高峰。
走进徽州,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园林。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依山傍水,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但这村落里却大都极少有树,即便有,也是一些供观赏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树往往在村外较远的路口或山脚,并不影响村中的视线。从远处看,一堵堵翘角的白墙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像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又像一幅幅高调处理的艺术照片。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行,随时随地都能领略迷人的画意,随时随地都能感到醉人的诗情。
难怪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流才子郁达夫被徽州的风光感染,写了一首《屯溪夜泊》的诗。诗中写道:“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徽州民居的外貌是恬淡而清秀的,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
徽州民居在徽州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提起徽州文化,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高高的码头墙,青色的蝴蝶瓦。许多人,包括不少海外人士都想来徽州看看。
徽州民居是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
略知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清时代在中国有两个省都出现了大商人,一个是山西,一个是安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晋商、徽商。(上次介绍的山西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就是山西人在外经商,赚大钱后回老家盖的深宅大院。徽州民居也是这样。)
徽州民居是徽州文化的 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四方经商,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大兴土木,讲究排场,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以明事业有成。故此,早在明末时期,“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
初到徽州的人看民居,满眼都是高大的马头墙灰黑的鱼鳞瓦,以及露了本色的木窗门板等这些居住的地方的景物。其实,徽州民居远不是单纯住人的房子,它是包括祠堂、家庙等建筑在内的整体概念,没有了祠堂也就没有了民居。徽州从外地迁来的富家大户极多,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形成了极强的宗法观念和极严密的宗族组织。“
简言之:粉墙黛瓦、五岳朝天、四水归堂、马头墙(也称防火墙),集古代防火、防水、防盗、人居为一体的明清民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