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叫宅基地,简单通俗?

131 2023-02-07 09:25 庾元   手机版

农村宅基地,是为了方便本村本组农民履行村民义务、从事农业生产而批准使用的村民住房用地。它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因为其土地的取得,采取的是“一户一基”、批准拨用。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只享有宅基体使用权,而不享有宅基地所有权。

农村宅基地有五个特性:

一是集体所有。我国《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二是主体特定。宅基地只限于本集体经济主旨成员享有,其他村民不可享有。即使宅基地出卖、赠与,买受人和受赠人也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农村宅基地或房屋,否则不予登记。

三是一户一宅。《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因此,已经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村民不能申请拥有新的宅基地或者购买其他村民房屋。为了防止变相拥有多处宅基地,法律规定:出租、出卖房屋的村民再申请新的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四是用途唯一。宅基地的用途仅限于村民建造个人住宅,个人住宅可以占有、使用,也可以继承,但是转让、抵押、赠与等都受到严格限制,不能随意进行。如果村民改变批准用途使用宅基地,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报经有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希望能帮到你!

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是指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同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

根据以上规定,宅基地是不能转变成自己的地,始终是集体的。

农业农村部编印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政策问答》中对宅基地的定义如下: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不包括与宅基地相连的农业生产性用地、农户超出宅基地范围占用的空闲地等土地。

最简单 就是你们老家以前居住的地方 房子的占地面积 就统称宅基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