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四合院的房子怎样登记确权?
一、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流程
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有助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优化及分配,进而为农民增收增益奠定夯实的基础。
1、申报
凡是拥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人,须领取由土地部门统一印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以户为单元,每宗宅基地填写一份。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必须提交由经济社、村委会二级经济组织及镇政府出具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然后由调查组负责收集申报材料上交土地管理部门对权属进行审核。
2、权属调查
国土部门根据土地使用权人的申请,对宅基地范围、界线、界址、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填写宅基地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为地籍测量作准备。在宅基地调查过程中,本宗地使用者和相邻地使用者应按通知规定时间内到场共同指界,对双方共同确认的用地界线和界址点进行签名、盖章,如不能参加指界的,应书面委托代理人出面指界。
3、审核与公告
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进行公告,公告内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者的名称、地址、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坐落、四至范围等。
4、审批
公告期满,土地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审批表上签署同意登记发证的意见,由市(县)人民政府领导签章,并加盖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
5、登记注册
根据农村宅基地登记审批表结果,以宗地(宅基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宅基地)登记卡、土地(宅基地)归户卡及土地证书,并由登记人员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分别在两卡上签字。
6、颁发土地证
四合院以前那么多,为什么在农村越来越少见了?
诗人李宣章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一片片土瓦,为远古牵线。将淳朴凝聚,睦邻亲情融合。这首诗说得确实不假,如果你小时候住在农村的四合院中,一定会记得靠得整整齐齐的屋舍,会记得夏夜里传来邻居的欢声笑语和虫鸣,还会记得那些质朴和睦的邻里感情。
四合院代表着我曾经的美好记忆,也代表着我天真的少年时代,可是四合院似乎已经消失在了童年的回忆里,这种古老的标记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越来越稀少。那么它在文化长河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在潮起潮落中沉淀出了什么呢?
四合院的历史变迁
四合院在春秋时就有记载,那时的人们因为从原始社会刚进入封建社会,城市里的商人,士大夫都有了居住的需要。但是古代毕竟有野兽毒虫之类的重重危险,他们独自居住只会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危险之中,同时又因为中国自古“家国”观念深入骨髓,所以这些人选择了四合院作为居住建筑。
那时的四合院具有设计的规定性和严格性,《现代汉语大辞典》中这样形容四合院:原始殿堂,将原型定义为寝。一套标准的四合院中有三间住宅,中间为门上方为堂,而左右两侧为厢房,分别拥有着居住、招待客人以及举行仪式的功能取向。
随着时间的流淌,四合院在历史中依旧屹立着。在汉代四合院依旧是严格的模式,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因为技术发展,有了砖墙使它变得更坚固,因为工匠的技艺使得它变得精致美丽。
汉代时期四合院的屋檐向上返屈,屋角反翘,而在屋檐的下方又增加木质引流结构,而宋代时期则更加美丽,在窗边也增加了木质结构的装饰,有美丽的几何花纹,刻上名花名草梅兰竹菊,写上名诗名句尽显书香。
当然,这个时间段的四合院受众群体主要是上层的士大夫以及地主阶级,而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这个财力物力支持自己住上这种规制严格的建筑,可这一切在元代发生了改变。
宋朝时期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市的兴起,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大量增多,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一切的矛盾便开始产生。直到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并且大量规划合理建筑物,合理的华丽宫殿,士大夫居住的四合院以及普通百姓的胡同四合院便都产生了。
这个时候也产生了四合院和花园共同设计的结构类型,很多富人会在自己的四合院修建后花园,假山,荷花池以及自己所钟爱的树木花草。具有审美情趣的小康之家也开始在自己小小的胡同里养花种草遛鸟,但是他们所居住的胡同,不是一家独大的四合院,而是几家人拼凑在一起居住的建筑,相当于现在的集体住房,是一种集体居住的住宅基地。
四合院自此到达发展的一个高峰,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之一。
四合院的破坏――近现代的遗憾
如果四合院一直这样流传下去,到现在这或许是古风古色的标志性审美,但是它在岁月的洗礼中却变成了一个遗憾。
解放之后,由于居民人口大量增加超过了四合院的居住容纳能力,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平衡,使得人们对其进行大量的整改。1990年到1998年,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旧房改造计划,而四合院这种建筑物首当其冲。420万平方米的老住宅被拆除,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合院。
虽然不乏有侥幸保留下来的四合院,但是大部分的都已经被拆除,这些房屋所存在下来的文化遗迹,以及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从这种旧房改造的实际历史中我们不乏看出人们追求的不同,反思一下四合院为何被拆除?其实很容易得到答案。
四合院以前那么多,而现在农村越来越少见了是因为之前四合院也是有钱人家才会有四合院。当有钱人更有钱之后就开始建现代的小洋房了,四合院就被钢筋水泥房给取代了。四合院越来越少也证明是国人的审美开始改变了,更热衷于现代化的房子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
受宅基地大小的制约。过去农村大多建四合院居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要求私人空间越来越多。并且经济条件比以前要好得多。所以,现在建设以楼房为主。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合院会变得越来越破旧,所以很多地方会直接把四合院拆掉,盖上新的房子,最后就感觉四合院变少了。
因为为了响应政府建造小康住宅区的号召,好些四合院都被拆除了,要么成为了耕地,要么成了小区的宅基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