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北方古代府邸房屋格局一样么?
我看楼上的都是copy过来的,基本上没有理解问题的意思。
今天是周末,我就用自己的一点见解给你回答下,慢慢打字。
在建筑思想上,南北方的建筑格局都差不多。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在这里,不说官式建筑,只说民居。
北方建筑是典型的四合院,这个建筑格局连黄土高原上的下沉式窑洞都是如些。
北方建筑本人不是特别了解,不过大致也是主人、长辈住正屋,也就是面对大门的那一栋,正屋比其它屋稍高,以显示其等级和中心位置,正房后面有一小院。然后是两侧的东厢和西厢,东厢房一般住辈分稍低的,通常是主人的儿子儿媳,如果子嗣多,东厢就建得比较多房间,以长幼分别住不同房间,正屋右边是西厢,一般家底比较殷实的,西厢分客房和绣房,绣房建在正房边单独一楼,是为主人未出嫁的女儿住的,绣房如有两层,那就小姐住楼上,丫头住楼下;客房离正房稍远,跟绣房有一定距离。靠大门两边分别建有小房间,是供下人用的,大门的东边再有一房是为柴房,做杂屋间和厨房,西边有马房和厕所。
南方的建筑格局相对丰富些,有些是园林式的建筑群,有些是单体的庞大建筑,像福建土楼,有些是几间房按前后排列,又单个独立的,像徽派建筑和岭南建筑。
其实不管建筑格局怎样,但大体长幼尊卑的秩序还是差不多的。就拿徽派建筑来说,如果是前后三进(三间)的,从后到前建筑依次从高到低,最后一进肯定是长辈房,中间栋为儿女房,东间为儿子儿媳,西边为女儿房,第一栋是中间大门,两边是男仆和女仆房,两侧有柴房杂屋,远些有厕所。
园林式建筑通常是豪贾富商所建,长幼顺序也大抵如此,只是更精致些。
只说这些吧,如有不明白的我又能回答的,可以继续。
二、四合院建筑为什么讲究坐北朝南?
从文化背景来讲,这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易·说卦》)所谓“向明而治”,就是“向阳而治”。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面南文化”,就连地图上的方位也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为它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的方法绘制而成的。至于建筑,也多是坐北朝南而建。 其实,这与中国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阳光大多数时间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进而形成“面南”的意识。而风水中的“面南而居”理论,就是这种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模式。 此外,由于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从一个侧面,影响了“坐北朝南”模式的形成。在风水理论——这一功能性很强的环境模式的影响下,四合院建筑,也自然而然地以坐北朝南作为它的最佳方位选择。
三、主屋坐北朝南,四合院,大门的风水问题
大多数正常朝向的四合院大门均设于东南角,面朝南开。按照八卦的概念,东南属于巽位,主生,最为吉利。如果朝东开设大门,一般尽量位于整个宅院面向胡同一侧的右角为好。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