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死人风俗?

149 2024-06-05 02:51 admin   手机版

一、山东死人风俗?

我们老家沂源东里风俗是如果早8/9点左右死人,所有孝子贤孙守灵一天一夜,第二天办公事。

再2015年前办公事,十大碗伺候来吊唁逝者的人,披麻戴孝,女的穿一身白衣服,男的戴孝帽,腰扎麻绳。从2015年到现在,公事就简单多了,只饨大锅菜来招待来吊唁逝者的客人,不用白衣服白孝帽了。还有就是以前火葬后都是把骨灰放在棺材埋在老坟地或者自己地里,现在也开始进公墓地了。真是,时过境迁,时代在变,一切都变。

二、东北农村在死人的头七有什么风俗?

头七,一种丧殡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相关风俗

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体时间由道士推算。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守七

民间有“守七”的习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属每隔7日要设祭1次,直到49天,第七个七日,俗称“断七”为止。其中以“头七”和“六七”(或“五最为隆重。“头七”晚上祭祀死者,至亲好友厮守通宵,午夜吃“头七馄饨”,派人到他人地里“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骂,据说骂得越凶,财发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会察觉近旁人家“烧头七”的隐秘而噤若寒蝉。此俗民间尚存。在死者第五个或第六个七日忌日,其家属请僧侣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请亲友前来参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儿,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办三牲、果品前来祭祀,人称“烧六七羹饭”。这祭桌一直设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断七”以后,丧礼才告结束。

三、湖北襄阳死人的风俗?

在襄阳,丧葬要比婚嫁费事的多,花钱也最多,规矩细节也多。

1,死后要鸣鞭。发现人没气后要赶紧放鞭。

2,要放尸体。一般尸体是放在长子家的堂屋。以前是放七天,现在简化了,一般是三天,第三天火化,第四天亲人吊孝,第五天出殡下葬,特殊情况下除外。

3,尸体安置好后,就要把死者生前的铺盖衣服卷起来由长子挑着亲人跟着,出门走(不能往回看)见第一个路口跪下,把衣服铺盖烧掉。

4,火化后要设灵堂。把骨灰用红布包裹(也有用骨火盒的),放在棺材内,出殡前棺材盖不能封,要留缝隙。棺材不能与地面接触,一般用两条板登架着,棺头下面要点油灯,出殡前油灯是不能灭的,还要放个陶罐,里面要放五谷,下葬时要埋近坟里。棺前要摆供桌,馍馍8个两边各4个,腊烛2根。中间遗像,前面要摆个碗,碗里放条猪肉插上筷子。棺两旁还要摆金童玉女。供桌前要放个火盆烧纸用。

5,批麻戴孝。平辈和长辈除外,是针对晚辈的。现在麻衣很难找了,一般就是头上裹个白巾用麻绳系起来就行了。

6,守灵 。从去世那天一直守到出殡那天,孝子孝孙们守。

7,第四天吊孝。

孝女第一个要到场,一般在中午12点前,准备好祭品,在第一个路口要放鞭炮,孝子们听到鞭响,要过来接。有一点要说下,在襄阳办丧事,孝女花钱要比孝子多很多,孝女祭品很重,一般是一头整猪,一头整羊,100多斤供香馍(1个馍10多斤重)还有烟酒钱,这些都是招待客人要用的。襄阳风俗是死者生前把女儿养大就嫁出去了,死时丧事花费要女儿出。

下午,客人就会陆续来吊孝了,都会带祭品来,和孝女流程一样,不过要祭品要轻很多,一般都是猪头祭,供香馍,烟酒钱之类。这些东西都是孝子们得,孝女们得不到。

长子跪在灵旁,吊孝者要在灵前烧纸上香叩三首,长子要回叩三首。

花客。丐帮中的一个分支职业,花客会买个花圈去吊孝,花客要在灵前磕头,磕的不响主人家不给钱。在襄阳农村,花客可是贵客,不能赶走的,如果办丧葬连丐帮都不来捧场那只能说明主人家人品有问题了。所以办丧事时千万百计都要找个花客来。不过现在花客很少了,据说有人办事时找不到花客,急的开车专门去外地接了一个还包了很多钱给花客。

游棺。快晚上12点时,晚辈要跪在灵前叩首然后开始游棺,正反各三圈,子孙多的能游几个小时。游棺时,棺材前会站1人端盘米饭,叫发财饭,游棺时每人要吃一口。

封棺。游棺结束后,晚辈跪在灵旁。棺材盖要封起来了,要钉大钉子。钉钉时晚辈们要高喊死者躲钉。

8,第五天出殡。

出殡时,火盆要掀翻,油灯要吹灭。长子捧遗像,次子捧五谷陶罐,孝子们在前面走,中间是16个人抬棺材,后面家属朋友。在襄阳出殡人也是有要求的,孕妇,12岁以下者不能去。

拦棺。当出殡队伍每过一个路口时,拦棺者会在棺前跪下,舍不得死者。拦棺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先是孝子孝媳,然后侄儿侄媳,孝女孝媳往后排。拦棺很花时间的 ,所以现在好多都简化了,一般孝女们拦一次就行了。

哭棺。拦棺时光跪还不行还要哭,哭的越狠说明你越尽孝了。可是哭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会请专业人士来哭,100元到200元不等。

然后下葬堆坟头。这过程也有很多讲究不多说了。回来的时候,长子要沿路撒稻谷,不能往回看。

中午吃完饭还要来坟前捂烟。然后逢七日来烧次纸,烧到七七。百日内孝子们不得理发剃须。

最后守孝三年。

四、有死人放炮的风俗吗?

有死人放炮的风俗。理由是鞭炮是让先人的灵魂知道我们沿路一行人(送殡者队伍)都会在这里,跟我们走,你不是独自一个,我们一路送你安息;还有另一个含义是告知周围的孤魂不要来打扰先人。不过地方不同,很多的习俗都不一样,形式做得也不同,当然做法与含义也不同,跟地方习俗有关。

五、农村禁忌风俗?

1、找对象,不找相差六岁和14岁的!

2、“断掌”不去算命,细品你就懂!

3、无论何时何地,家规不能忘!

4、抬棺材有三个不成文的禁忌:①男子未婚不能抬棺材;②八字与逝者相冲的不能抬棺材;③家里有重病的人和有孕妇的人不能抬棺材!

5、做生意的每月初二、十六要拜关公(也有初一、十五拜的);而且每年农历12月16,俗称“尾牙”,要开席请员工大吃一顿,以示对员工一年来辛苦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甚至很多大公司年终会也在这一天举行!

6、一年只有清明节前后15天才去扫墓,其他时间除非是“重修风水”,一般不去扫墓祭拜!

7、家里孩子16岁生日,要做成人礼,要“蒸龟”(闽南特色食品用糯米做皮,里面包花生或芝麻等做馅)、蒸粿、蒸米糕、杀鸡、杀猪、杀羊……还要请“傀儡戏”,然后敬“天公”、“佛公”和祖宗,还要开席宴请亲朋好友!

8、夫妻第一次回娘家不能留宿,还有每年正月初二回娘家也不能留宿;其他时间可以留宿,但是不能行夫妻之事!

9、雷雨天不上山、不在树下躲雨,容易遭雷劈!

10、除夕,元宵,端午,中元,中秋,冬至,俗称“年节”是大“家祭”,一定要去祖宗祠堂里祭拜祖先,而且在这天里,夫妻不能圆房!

11、除夕和正月初一初二离世的人,要等初三才能出殡!

12、60岁以上的老人离世,后代要守夜两晚,才能出殡!

13、“夭寿”的人,丧事不能大办,只能简单由亲人当天送出殡,而且速度要越快越好!

14、农村土狗在吃东西的时候,不能去逗狗玩,否则容易被土狗咬!

15、村里的大爷大妈要尊敬,不然分分钟送你上村里头条!

16、男人不能“听香”(闽南民俗:由妇女进行,她们手持点燃的香,倾听别人不经意的话,借以预卜吉凶)!

17、平安符和或者念珠,突然坏掉了,预示着已经帮你当下了一些事,近期就不要出远门!

18、入冬俗称“补冬”,要吃羊肉等肉禽类,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寒冬!

19、七月俗称“鬼月”禁忌多,不办婚事,不走夜路,不临水,不砍树,不做寿!

20、守孝期间风俗禁忌多,披麻戴孝不进别人家门;头七前不串门、不送客、不穿红衣;守夜香火不能断。

21、亲人离世,出殡后至头七之间,每天早晨太阳未出前和下午太阳未落前,都要去祖宗祠堂点香烛泡茶拜拜!

22、元宵节和冬至都要吃“状元丸”(汤圆),而且吃的时候不能数数量!

23、孕妇不穿紧身衣,不久蹲,不久站,不骂小孩子,

六、农村养猪风俗?

农家养猪习俗是。旧时农家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在经历了上千年历史后,形成了一套与买卖猪崽、养猪、杀猪等有关的习俗。

小猪交易抽稻草 、吃捉猪儿饭 、拒人点火种 、阉猪 、猪栏内吃点心 、赶公猪、杀猪烧纸钱、杀猪拜栏神、敬丈母娘、夜行担肉、稻谷换肉、散猪宴

七、农村死人哀悼标语?

1.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2.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3.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4.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5.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6.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7.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8.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9.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10.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11.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12.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13.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14.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15.厚养薄葬,文明祭奠

16.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17.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玟

18.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八、农村死人的说说?

1、葬礼,也没有对和错的分别了。

2、参加同学葬礼伤感说说,这终究只是一种过去式的印记。

3、参加同学葬礼伤感说说,有时我会为他们对我的小忽视而难过。

4、参加葬礼的感慨说说,人生一个一个的阶段。

5、参加大风一起伤感,怎么说她媳妇也不会择理屋子。

九、扬州农村死人习俗?

服饰:据我所见扬州这里女性头戴蓝色头巾,男性暂时没看到,可能葬礼刚开始吧,在淮安,男性带白布的帽子,称作“孝帽”,女性则头顶类似围巾样的“孝帽”、、、与死者关系近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儿媳,孙媳也有,不过女婿好像没有),则穿花布做的褂子称“孝褂”、、、

哀悼形式:扬州:到现在,我已经听了一晚上的诵经,我没有下楼,不知道是那些人在诵经,是不是和尚还是?主要是鼓声和木鱼伴奏间隙的有铃铛声

十、农村死人上账礼节?

在中国红白事都是需要随礼的,前者是代表祝福,而后者是代表慰问 ,这些事情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形成了不一样的随礼方式,一般在随礼的时候,总钱数最好是单数,比如三百、五百、七百等等,葬礼不要成双成对,所以一般不要给双数礼金,否则会显得好似在诅咒死者的另一半一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京东广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