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史古诗?
村史有关诗句,例如:“新文汉氏史,别墅谢公村。”
出自:寄陈磻隐居
黄滔 〔唐代〕
道经前辈许,名拔后时喧。
虚左中兴榜,无先北海尊。
新文汉氏史,别墅谢公村。
须到三征处,堂堂谒帝阍。
作者简介: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二、村史馆对联?
宗祠五言通用对联 千枝归一本;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宗祖规模远; 万派总同源。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儿孙绍述长。
祖功垂福泽; 祖功垂福泽;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仁义礼智信; 万叶荐余庆; 衣冠陈俎豆; 忠孝节德行。
千龄光本支。
礼乐荐馨香。
宗祠余庆堂五言通用对联 余地有亨泰; 土产无价宝; 土能生万物; 庆盛多吉祥。
地生有道才。
地可发千祥。
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 名垂天地不朽; 听聪祖考遗训; 春秋享祀来格; 烝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
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
祖宗明命如闻。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乎不远; 祖宗凭依在德; 恭敬节让明礼; 子孙亦以为序;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
子孙对越惟诚。
语默动静其诚。
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 富贵贵在创业; 元吉光耀在上; 礼乐幸来紫阁。
幸福福于劳动。
福禄繁荣来成。
宗祠余庆堂六言通用对联 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不忘孝友为家政; 水源木本承先泽;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还冀诗书著祖鞭。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以燕以翼宏堂构; 先代贻谋由德泽;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孔惠孔时洁蒸尝。
后人继世翼孙谋。
诗书礼乐尽修齐。
孝孙弟恭皆学问; 金鼎焚香香结彩; 春露秋霜崇祀典; 秋霜春露怀先泽;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俨若思孝孙在庆; 祖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田垂燕翼; 祭如在明德惟馨。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神至尊一诚可格; 致孝思高曾以上; 继高曾孝思不匮; 教孝教忠开世德; 家常泰万福攸同。
遵古礼宗庙为先。
奉俎豆明德惟馨。
且耕且读振家声。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僾见忾闻昭祀典; 苹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贻美绳武焕宗祊。
满门忠节传宇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德洽群黎安衽席;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法严三尺懔风霜。
富辰小忿不忘亲。
宗功丕著钟麟趾; 一脉源流先世泽; 敬恭诚则笃其庆; 泽及后裔典万古; 祖泽长绵起凤毛。
满堂酝酿太和春。
昭格明戴赐之光。
姻怡乡党俎千秋。
三、村史馆文案?
村史馆,一个承载着村庄历史文化的神秘宝库,带您穿越时光的长廊,领略村庄的岁月变迁。它记录了村庄的起源、发展、习俗与传统,是一部无声的村庄史,诉说着世代村民的故事。
欢迎来到我们的村史馆,这里有您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待着您。走进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您将被深深地吸引,感叹于村庄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敬意。
村史馆采用古朴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仿佛一座世外桃源。踏入馆内,您将沉浸在这充满历史气息的环境中,感受村庄的沧桑巨变,重温那些难忘的岁月。
村史馆的藏品琳琅满目,从古老的农耕工具到各种工艺品,从传统的生活器具到珍贵的历史照片,每一个展品都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您可以聆听村庄的历史,感受岁月的沉淀,品味那份质朴与纯真。
村史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村庄历史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教育与启示的殿堂。它让您了解村庄的发展历程,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岁月留痕的古建筑,聆听古老的传说,品味千年的历史沉淀。村史馆,让您在时光的长河中探寻家乡的故事,感受那份属于家乡的独特魅力。
四、村史馆概述?
村史馆就是公正、客观的记载了该村的发展史
五、村史碑文怎么写?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聪慧能干从不弃 慈爱如母感天地
六、村史馆建设意义?
每个村都有一部奋斗史,从一穷二白到兴盛辉煌,凝聚着历代人的心血,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人,也不一定知晓本村全部的发展历程。岁月流转,人们追忆过去、思念故土的情结以及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眷恋和追寻愈加强烈,建设村史馆,不但有助于村民记住村子的历史,感受社会的进步,让更多人记住自己的根,还可以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助力乡村振兴与繁荣。
建设村史馆的意义,远非如此。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体,乡村古今前行的足迹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见证。在当前乡村地区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乡村文化逐渐消失的现实背景下,建设村史馆,记录村落历史,留住文化根脉,显得尤为重要。村史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还原原汁原味的乡间生活场景,展示乡村记忆和人文风貌的独特底蕴,更见证了村民砥砺奋斗的艰辛历程。抚今追昔,可晓前贤之掌故;知史察今,须识后辈之崛起。村史馆既是乡村历史的无声记录者、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播者,也是乡村文明的忠诚守护者,更是当地发展活力的重要提供者。
因此,村史馆的建设与管理不容马虎。在收集和整理村史文献的基础上,应充分挖掘乡村自然特色、人文历史、文化内涵等,立足各村实际突出自身特点,争取实现“一馆一品”、独一无二。同时,要依托村史馆,建设文化长廊、广场、公园以及当地特色产品商店等,形成教化矩阵,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在培养村民对生养之地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将村史馆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保护传统工艺等有效衔接,拓展乡村旅游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存在感,继而吸引更多的人回乡创业,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七、瓜井村史详细?
提起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典故。传说春秋时期,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冉子,身染重疴,经年不愈。为寻找能治疗此病的温泉,来到了现在的瓜井村地界。长途跋涉,烈日炎炎,口渴难耐。偶见一废井内有一西瓜,食之解渴,继续西行才到了人烟稀少的瓜井村。病重,不能继续前行,只能暂住一人家,直至仙逝于瓜井村。后人为纪念这件事,改村名为瓜井村——取“井中之瓜”之意。并修造冉子墓和冉子祠堂永世供奉。 冉子茔俗称圣人殿,是一处古文物建筑群体。全庙南北长150米,东西宽35米。在此地面上,从南到北分布十大建筑。分别为前山门、后祠门、七十二贤纪念祠、拜台、碑林、大堂、二堂、透明碑、十面墙、冉子墓。现分别说明如下:中国历史上有文官门上挂横匾,武官门上挂竖匾的等级规定。为了显示冉子地位的尊贵,山门外挂的是竖匾,三个大字:“冉子茔”,落款处为清同治十三年的干支纪元。祠门有横匾,书“德行堪师”四个大字。进入祠门后,东西两屋为七十二贤纪念祠,祠内木牌上表示各圣贤的位置,瓜井解放时(1945年)因把祠堂改作仓库,牌位被焚烧,据说当时因资金不足未来及抓胎,因此各圣贤位置现已失传,可到山东曲阜进行考证。 纪念祠北端为东西两处碑楼,各立石碑4块,共有8块。其大小风化程度不同,可见分别立于不同的年代。于1968年失踪,现具体碑文不祥,据说在本县知道碑文者,还有存世人,其年龄均已七十以外。不幸中的万幸,2002年又发现了8块中的一块,但因年久风化,字迹难以辨清。据模糊辨认,大致意思为同治十二年立,当时按察使授权直隶广平府正堂重修冉子墓祠,由尹固,瓜井,睢宁,宁屯村民集资修建,并免去此四村的赋税。可见历代统治高层对冉子以及儒学思想的崇拜。 冉子祠毁于上世纪文革初期(1966年)的“破四旧运动”。冉子墓同时也遭破坏,据经历过此事的老人回忆:冉子墓由拱顶主墓室、墓道、东十字甬道、东耳室、西十字甬道、西耳室组成。青石铺砌,石条盖顶。西耳室存放棺椁,打开棺椁,里面并不见冉子的尸骨,只有所穿衣物、头冠、文房四宝等随葬品,应该是个衣冠冢
八、抚宁各村村史?
抚宁各村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由多个村庄组成。以下是抚宁各村的简要历史:
东王庄村:东王庄村位于抚宁各村的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据传,该村始建于明朝,当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王庄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综合性村庄。
西王庄村:西王庄村位于抚宁各村的西部,与东王庄村相对。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是一个以耕种为主的小村庄。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王庄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综合性村庄。
沙河口村:沙河口村位于抚宁各村的南部,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小村庄。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是一个以捕鱼为主的小渔村。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河口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村庄。
马庄村:马庄村位于抚宁各村的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当时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小村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庄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综合性村庄。
以上是抚宁各村的简要历史,每个村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九、寿光阁上村史?
寿光阁上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根据村史记载,寿光阁上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这里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的一个重要聚落。在清朝时期,寿光阁上村成为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这里有一座宏伟的庙宇——寿光阁,是当地居民信仰的中心。此外,这里还设有许多商铺和作坊,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繁华商业中心。在民国时期,寿光阁上村逐渐衰落,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聚落。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开始进行农业改革,发展了水稻种植业和畜牧业。如今,寿光阁上村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十、村史续怎写?
一是概述和大事记:
介绍一下本村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社会等基本情况,让读者对本村有个基本的了解。大事记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述本村的重大事项,比如何时建村,那年发生过什么大事(拉电、通电话、电视闭路线、第一次上网、第一台农用机、第一辆汽车 等)。
二是建置沿革
何时建庄的,有什么来由,需要交代一下。可以根据历史文献、古迹、出土文物、传说、地方志找些相关资料。谁第一个来在自定居,后来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形成村落。
三是地理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自然资源、自然灾害、道路交通、山脉河流等。还要介绍本村所属的行政区划变动情况。
比如本村在县城什么方向,多远。清末移民来此定居,民国属于哪管辖,解放后属于哪里管辖。
四是经济发展情况:
包括农业、工业、矿山、旅游、商业服务业等等。有没有农场、工矿企业。包括土改、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到生产队,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等等。比如本村厂房、公司、超市等。
五是政治组织建设情况:
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团员、妇联、民兵等组织从建立到现在,主要活动情况、主要人员变动、工作业绩等等。以及历届政治运动情况简述及评价。
六是军事建制、布防、主要战事等
比如历代战事不断,历史记载也较多。
七是文化艺术、文物古迹、体育卫生等情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