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璂和琪读音?
qí hé qí
“琪”,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qí,最早见于汉代隶书。“琪”的基本含义为美玉;引申含义为珍异,如琪花瑶草。
“琪”,形声字。王(玉)表意,其形像三块玉串在一起,表示玉石;其(qí)表声,兼表琪是玉类其中的一种。本义是美玉。
二、永璂十二皇子?
乾隆的第12个儿子名字叫爱新觉罗·永璂(qi),并非叫爱新觉罗·永基,大概很多人但眼睛都有些近视,所以总会只看到璂字的右半边。怎么形容爱新觉罗·永璂的一生呢?如果大家了解过爱新觉罗·永璂的一生,肯定会用“前半生和后半生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来评价吧!前半生爱新觉罗·永璂可以说是深受乾隆皇帝宠爱,后半生可是深受乾隆皇帝嫌弃。当然,爱新觉罗·永璂有这样天壤之别的待遇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这件事还和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爱新觉罗·永璂的母亲那拉皇后。
可能大家对如果对爱新觉罗·永璂陌生,因为他仅活了25个年头,在世的时候也没有立下大的功绩,所以和乾隆的很多皇子一样都默默无闻。但是,提起他的母亲那拉皇后,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她就是清宫剧《如懿传》中娴妃的原型。
爱新觉罗·永璂出生的时候,母亲刚被乾隆提升为皇后不久,爱新觉罗·永璂的出生令乾隆的龙心大悦,乾隆皇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儿子喜爱之情,在他出生之后的待遇也比其他皇子优越很多。不过可惜,爱新觉罗·永璂并没有得到乾隆一世的宠爱,就在他14岁的那年,发生了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继后断发之谜,从此之后,乾隆不仅和那拉皇后形同陌路,连着也开始嫌弃爱新觉罗·永璂。
话说起来,乾隆翻起脸来可真是无情之极,和那拉皇后情断的那是叫一个绝决,还发誓老死不相往来,而受到牵连的爱新觉罗·永璂,到25岁去世都没有得到乾隆的另眼相待,至死都是只是一个皇子,直到嘉庆上位才被追封为贝勒,不得不让人心生感叹。
三、永璂的舅舅?
舅舅是佐领讷礼。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帝第十二子。年二十四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永璂虽贵为皇后之子,曾荣耀一时,只可惜随着皇后的突然失宠不久后病故,而从此也不得高宗的喜欢。永璂生前无封爵,死后由其弟嘉庆帝永琰追封为多罗贝勒。
四、爱新觉罗永璂的后代?
爱新觉罗·永璂,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纳喇氏。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丙申正月二十八日丑时薨,年二十五岁。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生母为永瑆侧福晋李佳氏。 永璂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五、爱新觉罗永璂名字含义?
永璂出生后,乾隆帝不仅亲自为他取名并写诗以滋纪念,还要求群臣与他同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璂”字意为皮件缝合处的玉饰,由于天子皮弁饰十二璂,所以“璂”自带帝王属性,寄予着乾隆帝对这位皇子的殷切期望。
或许从这一刻起,乾隆帝已经有了立永璂为储的念头
六、十二阿哥永璂结局?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时病逝,享年二十五岁,诏用宗室公例治丧。
爱新觉罗·永璂(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清朝宗室大臣,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母为清高宗纳喇皇后。
永璂20岁时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完成后被乾隆表扬。1776年,永璂去世,入葬朱华山十二贝勒园寝,后追封多罗贝勒。
七、爱新觉罗永璂结局如何?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去世,无爵位。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
爱新觉罗·永璂(qí)(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清朝宗室大臣,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母为皇后那拉氏。排行十二。
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时病逝,享年二十五岁,诏用宗室公例治丧。五月,乾隆帝下旨于朱华山端慧皇太子园寝附近兴建永璂园寝,并将永瑆第四子绵偲过继为嗣,由永璂遗孀抚养。同年,《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刊行。
乾隆四十二年九月二十日,永璂入葬朱华山十二贝勒园寝。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中下旬,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病故,与永璂合葬。嗣子绵偲归生父永瑆抚养。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二十日追封多罗贝勒。
八、永璂是才子吗?
是的。永璂,在历史上被称赞“天资淳粹,至性过人”,可是再优秀的永璂,有一个不被乾隆所喜欢的生母,注定得不到乾隆的偏爱。永璂的早逝,其实就是抑郁而终。被父亲无视,被下人糟践,最终不得排解。永璂死后,乾隆都没有追封,而是在嘉庆帝登基后,才为自己的十二哥追封为多罗贝勒。
永璂有着其他皇子不可及的身份,也是因为这个身份,一辈子身似囚牢,不得自在。
九、璂为什么读ji?
不读ji,应读qi。
璂[ qí ]
部首:王
笔画:15
五笔:GADF
基本解释
古代皮件缝合处的玉饰。
玉璂[ yù qí ]
基本解释
古代皮帽上的玉饰。
详细解释
古代皮帽上的玉饰。
《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郑玄 注:“璂,读如薄借綦之綦。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
十、为什么永璂只是贝勒?
嫡皇子永璂,在出生时乾隆对其还有几分喜爱,随着他的成长与他所表现出来的平庸,这份喜爱越来越淡,在继后失宠后更是彻底消失。
永璂名分上是嫡皇子,但是一直到他死还是个光头皇子。清朝皇子看似尊贵,却没有实权,光头皇子在地位上甚至不如有爵位的宗室。皇子的尊贵主要是在开府受封后才会体现,然而一直到永璂二十五岁死时,他还是个光头皇子。
当然,生前没有爵位还不算最惨,死后都没有任何追封才是最可悲的,乾隆的无情也确实让人胆寒。他对元后两个嫡子的追封就不用多说了,长子,三子死后的追封最次也是郡王,五子生前就被封为荣亲王,而永璂死后却无任何追封,一直到嘉庆四年才追封了一个贝勒的爵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