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队时期,农村娶媳妇是如何接亲的?有什么讲究?
生产队时期,农村娶媳妇的接亲流程是比较简单的,男方会从自己的家中出发,可能骑着自行车也可能是赶着牛车或者马车,把媳妇从岳母家接到自己家里来。不管乘坐的是哪种交通工具,速度都是比较慢的,周边还会跟着一群接亲的,人还会把糖或者烟分给沿途的人,气氛是很热闹的。回来的时候也是敲锣打鼓的,新娘穿着新衣裳,新郎也是穿戴一新的,两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等到了男方家里,新郎会把新娘抱或者背到屋子里面,再举行结亲仪式。
虽然说没有那么的奢华,但这样的婚礼确实是很和谐的,不存在一些非常恶俗的婚闹,两个人可以顺顺利利的完婚,成为一个家庭的人。这样的接亲和结亲仪式都是非常欢乐的,两个人是比较开心的,不存在一些让人难堪的地方。虽然物资不怎么丰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萦绕着笑容,充满着对于生活的期望。新娘可能会裁红布做成一身新嫁衣,新郎会穿着制服或者中山装,整个人也是打扮一新的。其他的人也会把自己压箱底的衣服拿出来穿上,这样才会比较的体面。
结婚的时候是不会去酒店,那个时候也不存在大酒店一说 都是在家庭中自己做饭的。只要哪家办大事儿,都会从亲朋好友借桌子、凳子以及碗筷,用完之后再洗干净还给别人。周围的人也会来帮忙,根本不会收钱,因为都是邻居,互帮互助才能让邻里关系比较的和睦。迎亲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周围会有很多的小孩子在一旁玩闹,气氛是比较的热烈的。有些地方的新娘脚不能着地,娘家人可能会在女儿出门之后泼一盆水,意味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现在的婚礼习俗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人们会穿着西装和婚纱,那个时候的人们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生产队时期,农村聚媳妇,接亲很简单,开动两只脚,驱动11号车,穿上自认的新衣服,自己走到婆家去。新郎当然会来接亲,顺便新郎把新娘的嫁妆挑起来。
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娶媳妇接亲,还是比较隆重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因为扫了四旧,那些旧的娶媳妇接亲的风俗习惯也就都没有了,娶媳妇接亲就非常简单的了!
第一接亲就是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用车子像那个时代,有自行车可以把媳妇接过来,第2点也可以用三轮车来接回来,这些都是说明接新媳妇儿象征着吉祥如意。
一般情况下,女儿在出阁时,都会由新娘的弟弟妹妹或者是其他比新娘年纪小,抑或是辈分小的人去送亲,长辈是不能送女儿出门的。 很多地方讲究结婚前,新娘新郎不能见面,不然会不吉利。
二、农村办结婚证的流程是什么
叫他们咨询一下当地的民政局,现在好像办结婚证不需要开证明吧,只需要两人身份证,户口本,两寸照片和本人在场,还要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复印件。派出所不管办结婚证吧。(我当初是在民政局办的)
三、农村里从一开始认识到结婚的流程还有要注意的事项都有什么?
每天给女朋友打电话有QQ聊天更好。有庙会了把你女朋友领到你家去,让家里父母给些钱上庙会去,你和她去庙会时要给她买他喜欢的东西和零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