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农业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首先在台湾地区出 现。当时中国台湾地区观光农业的特点是观光与产品选购结合,进行农产品的展销活动;观光与农业科技普及相结合,开展各种 知识性宣传;观光与娱乐相结合,利用节假日在园内举办各种文 艺表演,吸引游客。
到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的观光农业园 已处于普及阶段,管理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化。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内地的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以及 农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观光农业园也逐渐发展起来。我国内 地最早的观光农业园出现在深圳,当时为了招商引资在举办荔枝 节的基础上,成功地创办了荔枝采摘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农业观光 旅游的发展,观光农业园在许多大中城市迅速兴起。其中,比较 典型的例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城市南部的两个国营园艺 场——大桥园艺场和洛维园艺场。尽管这两个相邻的园艺场山水 风景如画,花果四季飘香,但过去单纯生产传统农产品,几乎年 年亏损。
几年前,柳州市的领导人在考察了国外农业旅游后,决 定把这两个园艺场的经营方面转向农业旅游,让来这里的游客能 欣赏山水风景之余,品尝亲手采摘的瓜果和自己捕获的鱼奸,体 验清新宁静的农村生活,学到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享受农业旅 游之乐。经过几年建设,这两个园艺场已经成为大受柳州市民及 外地游客欢迎的旅游观光景点,在经济上也已经扭亏为盈。
以点 带面,促进当地旅游农业的发展。2。旅游农业的发展我国旅游农业发展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此新颖的旅游项目 仍在不断探索发展中。自200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旅游农 业示范点检查标准》以来,各级旅游部门积极组织创建工作, 2004年国家旅游局在各省市上报名单基础上,经过严格检查验 收,筛选命名了 203个“全国旅游农业示范点”,进一步提高了 旅游农业产品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海南、武汉、南 京、云南等省市纷纷筹划巨资打造旅游农业。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 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 市场新的热点之一。以农家乐为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 家乐”协会或服务中心,引导导农民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
“农家乐”是农业休闲旅游的雏形,利用农村本身的自然资源,因 地制宜发展旅游项目是中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 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村户型农家乐是农庄型农家乐的“升级版”。 这种新型农家乐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开发,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 源,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从旅游农业观光型升级为旅游度假 型。
“农家乐”具有投人少、收益高,体现了各地迥异文化特色的 特点。四川省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家乐已逐步向规范化、 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成为一项新兴旅游产业。我国旅游农业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兴起阶段和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先开办了“荔 枝节”以招商引资,随后开办了“采摘节”,取得了良好收益。
于是各地纷纷效仿,开办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农业项目。(2)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农业在我国大陆 迅速兴起。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 年,推动了旅游农业的发展。(3)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大陆各地的旅游农业蓬勃发 展。
目前,旅游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相广州等大城市 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从总体来看,与海外旅游农业的成熟阶段相比,我国大陆的 旅游农业起步较晚,目前,仍以观赏为主,刚刚处于发展阶段, 旅游农业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走向成熟 (张莹等,2005)。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