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猪有什么技术
暑降温灭蚊虫 (一)加强饲养管理:采取遮阳与绿化措施,降低猪舍内的温度。
(二)调整饲料配方:高温季节饲料容易发生霉变,猪群采食量减少。
(三)加强卫生管理:清洁圈舍。夏季常见病防治 (一)中暑:多见于膘情较好的育肥猪和肥猪,白天100至100气温高时易发。
(二)猪乙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猪附红体病: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季,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
2. 养殖猪的技术
无抗养猪核心技术
(1)饲料营养源。传统营养学是营养素配平科学,在实际生产中按相同的营养素水平配制的日粮,平衡度完全相同的不同配方饲料,饲喂效果却不同,核心问题就是营养源的差异。
(2)改善猪舍内环境。猪舍内的环境控制决定无抗养猪的成败。改善舍内环境的核心是减少应激。加强猪舒适度管理,通过对营养和环境的科学控制,增强猪的自身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不依赖药物和疫苗,保证猪群健康。改善猪舍环境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新鲜的舍内空气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条件。适宜的温度是保证猪生产性能发挥的必要条件。
(3)以猪为本的福利管理。减少应激,满足动物的生物学习性需要。增加活动空间,保证猪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最好有阳光。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有利于环境友好的粪污处理。饲料天然环保安全,对动物、对人、对环境有利。
3. 养猪实用技术
1、坚持养殖杂交一代的猪
杂交一代的猪生命力十分旺盛,具有生长快、饲养效果好等特点。
2、坚持喂配合饲料
(1)根据猪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不同的饲料,可以使猪生长的更好一些。
(2)可在猪饲料中适当的添加调味料,比如味精、大蒜、辣椒、香味剂、食盐等,可提高猪的采食量,提高生长速度。
4. 养猪有什么技术培训
新南方好
注重规模化猪场生产流程管理,核心内容是配怀舍、分娩舍、保育育肥舍,教练也都是有多年一线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同时也有自己编写的教材《猪海拾贝》,同时也有配套的视频,如果不方便参加培训的,可以自己买书学习,看过它的一个客户回访的视频,是真的对养殖户有帮助。同时还可以做驻场培训,拥有完善的培训服务流程。
5. 养猪有什么技术吗
养猪技术: 1.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饲养管理:科学饲养,按照猪的不同用途,不同年龄和生长需要合理配搭饲料,加强管理,搞好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6. 养猪有什么技术要求
1、哺乳仔猪的培育技术
(1)保证哺乳仔猪吃足母乳:仔猪出生后其营养的唯一来源是母乳,只有吃足母乳才能保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需要母乳量增多,但母乳分泌量21~25日龄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生长,单靠母乳是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的,这就需要给仔猪及时补料;
2、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 仔猪所需营养由母乳和饲料供给转为仅从饲料中获得,这种条件的改变,给仔猪一个应激刺激。往往仔猪会食欲下降,消化力减弱,所以,饲料的适口注要好,营养平衡,易于消化。饲粮中应含有生长骨胳和肌肉所需的能量,粗蛋白,矿物质崐和维生素。断奶仔猪料应以精料为主,且种类多样化。
能量饲料中以玉米、大麦、高梁,蛋白饲料中豆饼和豆类都是好饲料。断奶初期,饲喂量应有所控制,控制幅度以80%为宜。然后可以自由采食,饲料形态以粉料,颗粒料为好。
3、生长猪的饲养技术
(1)根据生长猪生长快,营养需要特点,合理配制日粮。
(2)科学地调制饲粮:为了提高适口性,提高饲料的利恩效率,对于青粗饲料常采取切碎打浆生喂,以缩小体积,减少浪费,对于精料,除粉碎外,还要进行配合,调制成各种形态,如颗粒料,干粉料,湿拌料和稀料。目前生产中,常有于粉料和湿拌料两种。
4、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
(1)配制日粮时,必须把住两个关键时期的特点,妊娠前期,日粮结构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比例不超过40%,可以搭配容积大的优质青粗饲料,妊娠后期,日粮中精饲料可占60~70%,少喂青粗饲料,减少容积,另外,严禁饲喂发霉,腐烂变质,冰冻有害以及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 (2)饲喂量要严格控制,实行限量饲喂,每日投料约1.5千克,切忌喂得过肥,否则会降低繁殖性能和造成难产。在生产中以控制增重来控制喂量,对小型香猪来说,以增童15千克为适。
5、哺乳母猪的饲养技术
(1)饲喂方式:哺乳母猪每日从乳汁中分泌大量的营养物质供仔猪的需要,营养负担十分繁重。因此,哺乳期内母猪的体重下降,尤其是泌乳量高的母猪。为了保证正常泌乳和尽量减少体重的降低,以及下个繁殖期的正常繁殖,对哺乳母猪全期应实行强化饲养。
(2)按标准配制日粮时,日粮结构应以能量~蛋白饲料为主,哺乳初期占85~90%,中期80~85,哺乳后期75~80%,注意精~粗饲料的比例。前期精料比例占营养物质的75~80%,以后逐渐增加青粗饲料,饲粮要多样化,并且相对稳定,以不变或少变为适。
(3)饲喂技术。
a,母猪分娩后,身体极度疲劳,体力减弱,消化机能也尚未恢复正常,宜饲以易消化的饲料,如谷实粉,小麦夫等,饲喂量要少,经过3~4天后过渡到正常喂量。
b,在泌乳的高峰期,应加强饲养,保证满足或超过泌乳时营养物质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泌乳力。
c,为了提高采食量,应增加饲喂次数,以尽量吃饱为原则,饲料形态上,应以湿拌料和稠料为宜。
良好的饲喂制度举例:分娩当日 饲喂适量的小麦夫皮粥,大量饮水分娩后第1日0.5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2日0.7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5日 1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5~7日1.2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8~32日1.1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3日 1.2千克全加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4日0.5千克全加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5日不加全价料,青料任食
6、公猪饲养技术
(1)日粮结构,公猪应以精料为猪,饲粮结构根据配种负担而变动,配种期间的饲粮中,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应占80~90%,其他种类饲料占10%左右,非配崐种期间,能量蛋白饲料应减少到70~80%,其余可由青粗饲料来满足。
(2)饲喂技术:饲粮采食量应加控制,每日饲喂应定时,定量。一般体重小于25公斤的,每日每头0.9千克,25~30千克,1.1千克,30千克以上,1.5千克。饲粮容积要适当,切忌饲喂大容积饲料,以免造成垂腹,影响配种利用。
公猪饲料形态以湿拌料为好,每日2次。饲喂时应少喂勤添,以提高公猪的食欲,增进消化. 如何正确进行断乳非常重要。在农村家庭养猪户,大都是采用骤然断奶法,即在断乳时,将母猪与仔猪突然分开。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大不妥之处: 导致母猪犹其是泌乳量高的母猪产生乳房炎,甚至影响某些乳头的泌乳能力。 导致仔猪惊慌不安,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仔猪的体质下降,身体消瘦,甚至死亡。
一般说来,在4—6周龄断奶,仔猪受挫折小,也较容易适应。其正确的断乳方法是:在仔猪断奶前2—3天内,就要减少母猪的饲料,特别是在母猪的日粮中减去有催乳作用的饲料。采用五天断乳法,将母猪和仔猪分开关养。
第一天送到母猪处哺乳4次,第二天为3次,第3天为2次,第4天为1次,第5天断乳。断乳时将母猪赶出,关养在其它栏舍内,仔猪留在原来的圈,再饲养10—15天。
这样仔猪的熟悉的环境里,就不会留暖母猪,以免出现不安的情况,保持正常的食欲和日增重。 仔猪断乳后应该注意供给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5%—10%红糖,加厚垫草,防止肠胃受凉。对断奶仔猪打防疫针和驱虫等应在断奶前后进行(切勿同时进行),以免使仔猪感到过多的不安。猪舍温度应保持在12—20℃,舍温过低,断奶仔猪聚集,影响休息与增重。仔猪断奶体重关系到早期断乳的成败,仔猪体重越大,以后增重就越快,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小。
7. 关于猪的养殖技术
饲养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育肥期间,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因此,对于养猪户而言,必须要根据猪的品种、所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发育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来增加猪的日增重及缩短肥育周期。
1、日粮搭配
日粮的搭配要求营养均衡,而且要保证其浓度的平衡,使猪只发挥出自身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一般在搭配过程中,除了要注意钙和磷的平衡外,各种氨基酸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因为过量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会被氧化分解,抑制动物的饲料摄入量,并增加能量消耗。
2、饲料调制
目前饲喂生猪的饲料原料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以及维生素类饲料等。一般使用最多的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麸皮、骨粉还有一些饲料添加剂等。在调制饲料时,最好能满足各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同时注意饲料的适口性,以提高采食量。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饲料 。
3、饲喂次数
各个年龄阶段的猪,它们的生长需求不同,肠胃消化能力也不同。所以,在给猪饲喂之时,也要根据猪的种类,阶段进行饲喂。对于生长育肥猪而言,猪群的食欲以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间最弱,这种现象在夏季更趋明显,所以饲养员对生长育肥猪可日喂2次,在早晨上班、下午下班时进行。
4、充足的饮水
猪场在选择水源方面要确保清洁少杂质,平时多注意巡查饮水器的使用状态,发现有损坏等问题后及时修理更换,以免影响猪群的正常饮水。饮水要求:育肥猪日需水量9-12升;生长猪日需水量5-7升;保育猪日需水量3-5升等。
5、猪舍卫生管理
定期清除猪舍内被污染的饲料、垫草和粪便等,在猪躺卧处铺干燥的垫草,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障猪舍清洁干净,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尽快让猪养成采食、卧睡和排泄定点的习惯。此外,还要加强对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
饲养管理作为生猪养殖的基础,各养殖户们应该要熟练掌握,简单来说只有喂的好,猪群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在平时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也要重点考虑到饲料的特性以及质量,并进行科学的配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