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猪场长养猪技术论坛(猪场技术管理)

224 2022-12-01 11:41 燕淑   手机版

1. 猪场技术管理

养猪业目前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一方面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因非洲猪瘟的影响,养殖业受到打击,养猪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反而是进入养殖行业的好时机。

一个正规小型养猪场的规模一般在500头到1000头之间,需要资金、场地、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原料供应、成品猪的销售等方面成熟到位以后,才可以正式着手建造养猪场,养猪场圈舍的建造直接影响养猪事业的成败,不可忽视。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场地的选择布局。一个500至1000头的养猪场占地在30到80亩地左右。在场地选择上,(1)要注意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通风朝阳的地方,场地以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为好,容易设计布局。(2)是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养猪场要远离闹区、居住区、工厂、水库、湖泊、河流,还要注意远离重要的城镇水源地,周围要道路通畅,具备排水排涝的能力。(3)是要远离地震带、山地陡坡地段,防止发生泥石流等地震灾害。(4)是要做一个安全评估,对以上几方面有一个初步的安全评价。

二是在场馆的设计上要考虑到(1)是猪舍要通风散热、保温隔热、阳光充足、坚固耐用。(2)是猪舍要分区、分片、分段设计,方便管理。要设计种猪舍、配种猪舍、待产猪舍、产房、幼猪舍、育肥猪舍等功能性猪舍,几种猪舍之间要能合理连接,便于猪的及时流动。(3)是要合理设计服务配套用房,如猪场管理服务人员工作间、饲料间、药品间、消毒间、工具间等房间。(4)是合理设计污水排放管道,确保粪水的及时排放。(5)是猪舍地面要防滑,防止猪滑倒受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养猪场设计要将生产区和管理服务区严格分开,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疫情的扩散传染。管理服务区的人员要尽可能少去生产区。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车辆都必须经过消毒池进行消毒。

四、猪场要建设沼气池、化粪池等污水粪便处理设施,生活污水要单独排放出去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管道,粪水要进入粪水处理池内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好设计建设大型沼气池,将粪水处理成沼气和沼液,沼气用于养猪场加热、生活使用,符合循环再利用的环保原则。

五、注意养猪场的环境。养猪场周围要尽可能多栽树,形成空气清洁、阴凉干燥、通风透气、冬暖夏凉的好环境。

总之,建设一个小型养猪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服务人员,还要有设计科学、设施合理、房舍牢固耐用的硬件设备,你的养猪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希望你依靠养猪发家致富。

2. 猪场技术管理规范

国家环保局对养猪场有以下规定:

1、不能建在居民区。

2、落实“三废”处理,废水废渣和废气都要有完善的处理设施。

3、水源地不能在上风口,对环保要求较严格。

4、要有化粪池,沉淀处理。具体条例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进种养结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入手,提高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扩展资料:畜禽养殖业环境问题是妨碍产业本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粪便、尸体、废水等废弃物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病原体、高浓度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疫病,直接威胁生产安全,导致经济损失。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滞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妨碍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业要提升效益,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子,走生态化、循环化的路子。畜禽养殖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就必须搞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的路子。《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长期以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无法可依,仅有的原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导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部门规章也无法协调更多力量、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对化肥使用的补贴等政策,导致畜禽粪肥的应用受到限制,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浪费,形成污染。

3. 猪场的管理与技术

理养猪生产的技术管理包括如下几项工作:(1)建立完备的生产记录,根据生产记录每月统计一次。(2)找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3)建立猪场生产技术档案,以总结经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4)参照《规模化猪场操作规程》,制定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技 术指标,并组织下达和落实。(5)对新的生产技术,安排对比试验,通过筛选,找出适合本 场的技术措施和方案,由点到面地逐步应用、推广,真正做到科学养猪。

4. 猪场技术管理岗做什么的

自评表填写主要介绍自己从事过那些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等等工作经历。自己有什么特长,希望的工作岗位。

5. 养猪场技术

饲养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育肥期间,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因此,对于养猪户而言,必须要根据猪的品种、所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发育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来增加猪的日增重及缩短肥育周期。

1、日粮搭配

日粮的搭配要求营养均衡,而且要保证其浓度的平衡,使猪只发挥出自身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一般在搭配过程中,除了要注意钙和磷的平衡外,各种氨基酸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因为过量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会被氧化分解,抑制动物的饲料摄入量,并增加能量消耗。

2、饲料调制

目前饲喂生猪的饲料原料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以及维生素类饲料等。一般使用最多的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麸皮、骨粉还有一些饲料添加剂等。在调制饲料时,最好能满足各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同时注意饲料的适口性,以提高采食量。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饲料 。

3、饲喂次数

各个年龄阶段的猪,它们的生长需求不同,肠胃消化能力也不同。所以,在给猪饲喂之时,也要根据猪的种类,阶段进行饲喂。对于生长育肥猪而言,猪群的食欲以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间最弱,这种现象在夏季更趋明显,所以饲养员对生长育肥猪可日喂2次,在早晨上班、下午下班时进行。

4、充足的饮水

猪场在选择水源方面要确保清洁少杂质,平时多注意巡查饮水器的使用状态,发现有损坏等问题后及时修理更换,以免影响猪群的正常饮水。饮水要求:育肥猪日需水量9-12升;生长猪日需水量5-7升;保育猪日需水量3-5升等。

5、猪舍卫生管理

定期清除猪舍内被污染的饲料、垫草和粪便等,在猪躺卧处铺干燥的垫草,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障猪舍清洁干净,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尽快让猪养成采食、卧睡和排泄定点的习惯。此外,还要加强对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

饲养管理作为生猪养殖的基础,各养殖户们应该要熟练掌握,简单来说只有喂的好,猪群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在平时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也要重点考虑到饲料的特性以及质量,并进行科学的配制。

6. 猪场管理养猪技术

养猪首先要规模养殖,要懂得兽医技术,并时常查看猪舍的环境卫生及猪的日常管理,预防猪的疾病发生。

7.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环境是保证猪群健康快速生长的条件之一,很多现代化养猪场会对猪舍进行封闭管理来实现恒温饲养,在猪舍内部形成适合猪群生长的小气候,日常需要掌握7点养猪,助力轻松养殖!

1、猪舍通风

想要猪舍内部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良好的通风必不可少 。尤其高密度饲养的猪舍更为重要,通风差,猪舍内部的有害气体浓度就会变高,比如氨气、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就会释放,严重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以及疾病发生。

这就需要对猪舍在一天内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通风,猪舍还要安装风机,通过控制器空气风机风速及时排出猪舍内的污浊空气。在冬季要格外重视通风系统,防止寒风直吹猪群以及猪舍温度过低给猪群带来的影响。

2、猪舍光照

合理充足的光照是保证猪群健康生猪的关键,光照对骨骼发育,尤其是哺乳母猪的瘫痪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猪舍饮水

水是生命之源,猪群对水的需求也是毋庸置疑的,缺水远比缺料更可怕,水是猪群机体代谢的主要物质,对调节体温、养分、消化、吸收以及排便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冬季饮水约为采食量的2-3倍或者体重的10%左右。

猪舍安装水槽或者自动饮水器,给猪群提供充足的清洁水源,切记过稀的饲料是无法代替饮水的,过稀的饲料会冲淡消化液,影响猪的消化,减弱咀嚼,从而降低采食量影响猪的正常发育。

4、猪舍温湿度

猪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8-20°为最佳温度,温度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猪群生长发育。冬季猪舍门窗要遮盖,另外墙体安有保温层,助力猪舍的保温。猪舍内部则要安装风机用来换气,还需要安装地暖或者其他取暖装置。

湿润的空气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室内温度过高会蒸发掉猪的体温,容易让猪受寒引发疾病。为避免猪舍内的湿度过大,保持舍内卫生需要训练猪群的定点排粪排尿,保持猪休息地方的清洁干燥。

5、猪舍饲养密度

冬季可以适当增加猪舍内的饲养头数,这样利于猪舍温度的提高,一般冬季要比平时增加1/3到1/2,这样猪舍温度就会提高很多。但是也需要做好空气检测,避免空气不达标给猪群带来影响。

6、自动饲喂

育肥猪的饲养要做到自由采食,猪舍安装自动化饲喂系统,让猪群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饲料,猪群饲料到位就会提高机体的产热量,可以更好的抵抗严寒,一般冬季采食量要高于夏季0.5-1斤,饲料储放要充足。

7、应激

冬季寒冷,猪群受冷易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出现会阻碍猪群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率。因此要对猪舍环境做好措施,减少冷空气或者周围噪声过大等带来的应激。另外饲养人员要着装固定工作服,外来人员一律不能随意进入猪舍,防止老鼠、犬、猫等进入猪舍。

8. 猪场技术管理方案

规模猪场技术管理承包主要是针对现目前我国养猪行业中,规模在年平均存栏经产母猪200头以上并且自繁自养在80%以上的比较现代化的猪场,进行猪场的全面管理以及部分经营的托管,使养殖场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生产水平,尽可能的降低一切不必要的养殖浪费等。

从而使猪场的一切成本都较低化,使双方在原有基础上达到共赢目的。

9. 猪场技术管理办法

无抗养猪核心技术

(1)饲料营养源。传统营养学是营养素配平科学,在实际生产中按相同的营养素水平配制的日粮,平衡度完全相同的不同配方饲料,饲喂效果却不同,核心问题就是营养源的差异。

(2)改善猪舍内环境。猪舍内的环境控制决定无抗养猪的成败。改善舍内环境的核心是减少应激。加强猪舒适度管理,通过对营养和环境的科学控制,增强猪的自身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不依赖药物和疫苗,保证猪群健康。改善猪舍环境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新鲜的舍内空气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条件。适宜的温度是保证猪生产性能发挥的必要条件。

(3)以猪为本的福利管理。减少应激,满足动物的生物学习性需要。增加活动空间,保证猪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最好有阳光。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有利于环境友好的粪污处理。饲料天然环保安全,对动物、对人、对环境有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