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因为政策信号对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
2. 加大财政扶持。应将财政补贴增量有重点、有目的地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甚至可以考虑设立专项补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下一步应继续完善农业信贷政策,切实把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信贷优先支持对象,设立专项保险,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提高保险额度。
3. 科技兴农,用科技武装头脑。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依赖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当前我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仍然较为欠缺。推行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培训范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
上一篇:乡村夜晚的路灯怎么拍?
下一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涵盖了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