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旅游节活动
青山绿水,田园风光,,风俗
二、乡村旅游节方案
农业与旅游加教育的模式,我觉得我们的时代即将越来越文明,越来越进步了。具体怎么实现?这是核心问题。
旅游的目的就是放松心情,开阔视野。而加入科普教育模式之后,主题所表达的东西将会更加丰富。
1 它包括农业知识传播,向游客讲述产品的来源,生长特性,功能作用等。2 向旅客开放体验农业管理流程,包括每个季节的劳作,让旅客身在其中,这样做能使需要的旅客更深刻,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知道农民的产品都是来之不易,更利于对外传播。3 提倡绿色资源,农村的农业想走出去得更远,那肯定先要把好质量这一关。比如水果类,我们要的是绿色水果,以有机肥为主,少打药,口感好,无污染。吃在口里甜在心里的感觉。4 环保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很多东西还原就很好,水果打蜡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既浪费了资源又残害了百姓的健康。
文明从来都在,只是我们要把它还原。
三、2021乡村旅游节活动策划方案
4月21日开始。以“海棠花儿艳·庭州第一春·闽呼一家亲”为主题的呼图壁县乡村文化旅游节之第六届海棠花季系列活动,将于4月21日在呼图壁县举办。
四、乡村旅游节主题
山坡上,一片片花海白里透红,漫山的果树生机勃勃,花朵在枝头轻歌曼舞,婀娜多姿。随着五彩缤纷的气球缓缓升空,磐石市宝山乡红果花开主题文化节拉开帷幕。络绎不绝的游客欣赏着苹果花的娇艳与美丽,了解着宝山乡的自然风貌、人文情怀和产业发展理念。
乡村旅游火爆,振兴发展正酣。此次宝山乡主题文化节的圆满举行,仅仅是磐石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磐石市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07个,发展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4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达6000余万元。
磐石市开发出了别具特色的“洞、山、林、水”景观,莲花山,春养生、夏避暑、秋赏叶、冬滑雪,一年四季皆美景。官马溶洞被誉为磐石旅游第一景观。黄河水库,山环水绕,风光秀美。红石山观景栈道即将建成。西大地红叶谷,秋天游人如织。东林场老营沟,成为自驾游“天堂”。凭借这些自然资源,磐石市已申报3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家,入列2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8家。
磐石市乡村旅游产品逐步丰富。以红旗岭草莓、七间房林果、宝山乡红果为代表的乡村采摘游,以永丰村花海、西大地红叶、石咀镇荷花为依托的乡村观光游,以金雨湖垂钓、鹭鸶湖休憩、甲砬山探秘为引领的乡村休闲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成熟产品。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大地红叶谷接待游客7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700万元。今年“五一”以来,金宇湖游客数量接近2万人次,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目前,磐石市投资7500万元建设总长度22.6公里的4条旅游专线已通车运行。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32座旅游厕所和11个旅游服务停车场投入使用。投资80万元建设的石虎沟旅游地标、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地标相继完成。域内增建国标旅游指示牌17块,改造磐石大街、振兴大街及辅路17条,打造文明购物步行街1条。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游。磐石位列吉林省35个革命老区之首,红色遗迹遍布全域。为传承红色基因,磐石市重点打造了官马新村、石虎沟村等一批红色美丽村落,加快建设了“一中心两基地”、漫红岭红色旅游经济示范带等一批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了“一条抗联路,百年颂党恩”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5月份至今,磐石市各红色点位累计接待红色培训研学旅游团154个,游客44200人次,红色旅游经济收入1000万元。
磐石市走出了“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股民、农房变客房”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2020年,磐石市开始打造漫红岭红色旅游经济示范带,打通取柴河至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专线,食用菌基地—淘宝村—知青城—西大地红叶谷—官马溶洞—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点)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实现集群发展,有力带动沿线村屯农户共同致富。石咀镇永丰村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即将建成磐石独有的集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农家乐餐饮住宿耕作体验、农家文化品鉴游湖垂钓赏花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五、乡村旅游节宣传标语
1 "送岗下乡,共建美好家园"2 这个标语表达了送往农村的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的宗旨和使命,即为农村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实现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的目标。3 在延伸上,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内容,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等,以此进一步强调送岗下乡的重要性和意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