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村俗语:“贫不串亲,富不串邻”这是为啥?

245 2022-07-21 15:05 admin   手机版

农村有许多俗语。这些俗语大多都是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大部分俗语是有几分道理的。那么,这句俗语的道理何在呢?下面,我们就简单聊一聊。

一、贫不串亲

在古代,有个叫子末的男子。在他三岁时死了母亲;十岁时死了父亲,无奈之下,只好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在他16岁那年,年迈的爷爷奶奶双双离世。从此以后,子末成了孤儿。独自一人过活。

在他17岁那年。他得知舅舅家儿子结婚办酒,于是,想去舅舅家贺喜。但子末一贫如洗,竟然拿不出一分钱的礼金。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邻居奶奶前来串门。子末对邻居奶奶说起了舅舅家娶儿媳妇的事儿。邻居奶奶说,那是你亲舅舅家办喜事,你应该去贺喜啊!子末为难地说出了自己的窘况~~自己连半两文银都没有。邻居奶奶说,我借给你一两文银,你去舅舅家贺喜吧!子末听了邻居奶奶的话,非常感动,表示借了之后尽快归还。

在舅舅家娶媳妇那天,子末拿着借来的一两文银兴冲冲地赶到舅舅家贺喜。谁知刚到舅舅家门口,正好碰到舅舅。子末刚张开口给舅舅道喜,便立马被舅舅的话打断。舅舅说,今天是我们家大喜的日子,所有宾客都穿戴一新。但你却穿着破衣烂衫前来我家,你这不是大煞风景吗?是不是成心来扫我们家的幸啊!赶紧走!别来我家丢人现眼!

子末赶紧解释,但舅舅愣是不听。无奈,子末只好悻悻而归。刚走到家门口,正好又遇到邻居奶奶。于是,子末把去舅舅家贺喜的遭遇告诉了邻居奶奶。邻居奶奶长叹一声说:贫莫串亲啊!从此以后,就有了穷不串亲的说法。

二、富不串邻

在清末的时候,某地有一个财主为人非常豪爽,经常接济穷人。因此,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大善人”。

财主家的一个邻居很穷,财主刚开始也经常接济他家。但这个邻居是个懒汉,整天啥活儿不干。于是,财主便不再接济他家。

忽然有一天,这个邻居爬在墙头上叫财主去他家帮个忙,说他家的案板坏了,让懂木工技术的财主去修一下。财主不知是计,于是,便带着木工工具来到了邻居家。刚到厨房门口,邻居家的女主人便从厨房里跑出来拽住了财主,并大声叫喊,非说财主非礼她了不可。这时,邻居家的男主人也从堂屋里冲了出来,拽住财主不松手。由于女主人的叫喊声很大,左邻右舍都能听到,于是,左邻右舍都跑来看热闹。这让财主非常难堪,可以说是百口莫辩。在这种情况下,财主只好破财,以财消灾。于是,在中间人的说合下,只好“赔”了邻居家五十两文银。从此以后,便有了“富不串邻”的说法。

三、这句俗语的道理何在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自己很穷,就容易被亲戚看不起。如果自己硬要去亲戚家串门,恐怕有自讨没趣之虞;如果自己比较富有,就有被邻居惦记财富之虞,如果自己去串门,就有可能掉进圈套,被邻居讹诈钱财。所以,这句俗语的道理非常简单。

综上所述,这句俗语的道理浅显易懂,几乎人人都明白,也都能感悟出来。因此,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俗语,该不串亲的别串亲;该不串邻的别串邻,以此达到“不伤心,不堵心”的目的。

的确,现在农民是富裕了。单就生活条件来说,是过去想也不敢去想的。不过,贫富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年代都必然存在的。特別是在当下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大环境下,愈加明显。在农民的眼里,“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过法”,还不都是为自己而生活着。大下了“贫不串亲,富不串邻”。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一定有它的道理,这是为啥呢?

先说“贫不串亲”:从字面上来说,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日子过得很不景气的时候,就不要频繁的与亲戚来往了。其实,何止是农村人,城里人也应该是。只要你是人,在你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贫富观念,有“看菜下碟”的那种想法。

做为穷人,因为你穷,从言语上,穿着上,乃至精气神上,一定会自惭形秽,仿佛自己总是低人一等。过着贫困日子的人走到谁家,即使你是长辈,是至亲,在別人心里不会不嫌弃你,看不起你。只是碍于情面人家不说罢了。不过,只要你留心了,观察了,别人的眼神、言语、待客方式等等,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到,甚至是怠慢之处。儿子的婚姻是最大的事,他会“不厌其烦”地问,你儿子谈对象了吗?结婚了吗?不信你不明白,人家的意思是几十万哩,你娶得起吗?你自讨沒趣不说,心里还会不舒服。

再者,在你没钱时,就是去了亲戚家,人家还以为你是寒酸的生活,来到他家是蹭吃蹭喝来了。处于亲戚的情面,人家当然不会拒你于门外,“招待”你的饭菜就有区别。说不准,用来“招呼”你的筷子都是一次性的。嫌弃之心无法言表,对于你自己,这就是自讨沒趣。

其次,穷富以钱来衡量。当一个人在极端穷困时,都会有想让帮一把的心理。对于穷人,若是穷亲戚登门了,也难免担心你找他帮忙。恰恰你也有事需要他帮个忙,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会遭遇白眼,甚至是热嘲冷讽。人家怕的是你还不起钱,还不起情;有的还会落井下石。甭说是自个碰了一鼻子的灰,找个不自在。

有些富人,本身就自命清高,接触的,来往的都是肩膀一样平的。做为穷亲戚,你去他家,人家会觉得失了体面。本来就躲着你,你竟然还自己找上门来,这是扫他的兴,丟了他的人。说不上一两句话则会借故打发你走人。这个时候,失的是咱穷人的面子,又何苦呢?

再说“富不串邻”:这四个字,意思也很明了,在你日子过得富裕或者发达了以后的,不要去邻居家串门子了。“邻家望着邻家穷”,这也是听过的。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富了的人气势在那放着,名声在传扬着。做为你的邻居,既羡慕,又妒忌,时刻都有赶超你的想法。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私之心,嫉妒之意。当一个人对某一个人嫉妒时候,你会发现多是在语言上,因为行动不会是他达到目的。这样会有尖酸、刻薄的言辞。也就是说你未必是受欢迎的人,你的行为不会受到理性的支持。

你的邻居也会这样,本来和你家条件差不多。而你却不时地买回这个那个,也不时会嗅到你家的肉香味。还听说包了个工程,或买了个铺面,或有了城里的楼房,心理不平衡了。以往见面还打招呼,现在老远看见就躲。即使撞个正怀,递支烟,还会说,我戒了,不抽了。你倒没有在意,一如既往的去他家串门。其表现就不一样了,理你是碍于情面,不让座才是“真实”心理表现。你尽管还是保持本色,言行慎微,对他而言,你都是在炫耀自己。还会在周围人群对你品头论足,只是想让你成为众的之矢的对象。

“贫不串门,富不串邻”的俗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若你自己很穷,就容易被亲戚看不起,去亲戚家串门,恐怕是自讨没趣;若你是富人了,就会被邻居觊觎你的钱财,去他家串个门,人家认为你是在炫富,有时还会借故讹你。毕竟是近邻,孩子呀,水路呀!还有爱串门鸡狗猫等动物,惹个是非,也有可能。以此俗语为诫,尽量避免不伤心,不堵心的事发生。

【@为生活而提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