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奥地利小镇,体验欧洲中世纪的感觉,很多情侣到这里打卡
在广东居然有一个奥地利小镇,很多人估计还没听说过,这是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地方-惠州五矿哈施塔特,虽然去的时候有些地方在整修,是一处欧洲小镇模仿奥地利哈施塔特,总体感觉还不错,拍拍照,逛一逛鲜花铺满的小巷,回味一下欧洲的味道,好极了。这里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浪漫的童话小镇,有很多拍摄婚纱的情侣到这里来采风。
在惠州博罗的深处,有一片独一无二的别墅区域,它让到访者有种异国小镇的错觉。整片区域打造出一种欧美田园风光的格局,高低起伏的小镇马路,既有抽象派的映象,也有工业感的风格;既有古典的艺术气息,也有小资的慢调情怀。小镇整体面积虽不大,但当行走在这片如诗如画的地平面上,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每个角落营造的每份浪漫,领略传达而出的异国风情。
惠州的五矿哈施塔特奥地利小镇,不仅有欧式风情街道,还有文艺小资店铺、白色教堂等,让人好像置身在奥地利的童话王国中,每一处都是拍照胜地。整座小镇以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小镇为建筑蓝本,草坪、广场、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等都原汁原味。沿街咖啡厅、小资商铺不断,阳台和橱窗装饰着小花篮也是情调满满。名人堂蜡像馆还有很多明星、名人的蜡像,可以跟它们合个影。
这里实际上是大型央企中国五矿集团投资开发的一个住宅区,主要以别墅为主,项目总投资额达60亿元,如今吸引了很多喜欢文艺范、小清新范的人前来观赏,在建筑形态和建筑布局上1:1的比例模仿打造奥地利奥斯塔特小镇,小镇里所有的门牌,标语,电话亭,房间的尺度,房屋的颜色,外墙的花篮,房屋的窗户,甚至下水井盖都按照1:1的比例进行模仿打造的,而且整体设施都越来越完善了,比如买了门票可以坐观光车上去。
坐着免费的游客观光车进入,穿过一条绿色走廊就来到就看到小镇入口的一座桥,对面是最高的建筑尖顶教堂。我没有跟着人流去小镇的中心,而是绕道走没人的地方,反而在一个无人的长廊发现几个比较适合拍照的拱门,边休息边拍照。从拱门出门继续往前就是玻璃栈道,想要去玻璃栈道还需要购买专门的门票,我本来对这种景点就没有兴趣,就在树荫底下寻找适合拍照的位置。
在小镇的中心广场,有一个欧式的雕像,后面的喷泉早就没水了。两边全是奥地利风格的建筑,一楼变成了咖啡店和礼品店,这个场景确实很欧洲风的中国建筑。自从在2015年10月份被评为“4A”景区就关起门来售票收费了,我以为没多少人来,但来了一看才发现这个地方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喜欢这种风格的仙女可以路过看看。
哈斯塔特吸引很多结婚新人到这里拍摄婚纱照片,一些广告公司和商业营销公司也常有摄制团队到这里取景,这里也是年轻人的自拍天堂。不出国门便能置身“欧陆”,这的确是奇妙的体验。在惠州玩,一定要来奥地利风情小镇看看,在这里,就算不出国,也能体验到奥地利的风情,重点是,女生来这里真的很好拍照就对了。
作为一个仿欧洲小镇的建筑,其实,说白了就是楼盘和酒店的商业街,拍照片很不错,就是人多,很有假装在国外的感觉,其实整个小镇不算大,一个多小时走完,但是要认真拍照的话,还是可以拍很久的。里面还有不少其他分馆,也可以体验一下,比如:会炸裂的3D丘比特玻璃桥矗立在湖面上,气势恢宏、步步惊心。一般非节假日时去免费入园,这时小镇也格外清静,因为游客少,很多店铺也没开门。
不管怎样,五矿哈施塔特奥地利小镇将浓郁的奥地利建筑风格和欧陆人文风情,完美融入当地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之中,不出国门仿若置身奥地利童话当中。一种风情,两座小镇,来到五矿哈施塔特,寻觅遗落的小镇色彩,沉浸哈施塔特的斑斓,深深体味到远来的奥地利欧陆风情与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交融碰撞的奇妙美景。
今天小旅就给大家先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不一样的看法请大家在评论区说出来,我会很认真地回复你们,再次感谢那些喜欢小旅文章的小伙伴,小旅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分享更优质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将带大家走进更神奇的地方!
求维也纳森林的简介(50字)
维也纳森林位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市,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森林是一片保持原始风貌的天然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组成,共1250平方公里,一部分伸入维也纳市。维也纳森林旁倚美伦河谷,水清林碧,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无比的妩媚。
维也纳森林还对洁净空气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城市的肺”的美誉。施特劳斯谱写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更使它名扬世界。
从11世纪到1925年这900年间,广袤的维也纳森林一直是皇家的狩猎场。在1905年制定的《维也纳建设条例》中,维也纳市周围地带被宣布为“森林--草地保护区”。1925年奥地利国家林务局接收了这片森林,采纳了“近自然林业”理论作为经营维也纳的指导思想。
扩展资料:
维也纳森林的环境:
1、贝多芬住所
在一个叫海利根施塔特小村子的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里,有一间贝多芬晚年时的住所。这时已患了神经性耳聋症的贝多芬就在这里写下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又称圣城遗嘱),表达了他对人世和命运的不平和抗争。
2、舒伯特故居
森林中欣特布吕尔小村有舒伯特的故居,路旁有一所破旧的磨坊,据说舒伯特创作《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灵感就来源于磨坊主的女儿每天提着水桶打水的情景。当时林区不少村子仍保持着当年的原状:村边的磨坊,村口的水井,雕花和彩绘的木头房子,小酒馆门前挂着小灯,一派田园风光。
3、格林津镇
音乐之都维也纳旁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森林,维也纳森林。许多奥地利音乐家都曾经用他们的音乐,描绘过维也纳森林的美丽。但是对大多数奥地利人来说,维也纳森林旁的格林津(Grinzing)似乎更具吸引力,因为它是著名酒村的聚集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也纳森林
奥地利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国度,既有“音乐之邦”的雅称,又有“森林王国”的美誉。郁郁葱葱的森林使奥地利成为旅游胜地,也赋予音乐家们永不衰竭的激情。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对这片绿色的深情礼赞。他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维也纳森林的绮丽风光:接天摩云的大树,千缠百绕的古藤,芬芳艳丽的花朵,还有林中小径上留下的马车车辙,以及鸟儿温柔的呢喃,都在曲中交汇……不仅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曲目受到这片森林的启迪,他的前辈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也是在这里获得的灵感。维也纳森林边缘有条小路,离贝多芬故居不远,贝多芬经常在这条小路上漫步,于是酝酿出清新明快的田园牧歌。
sorry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