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因为是山区,没有自来水,怎么处理水

157 2023-02-16 22:34 容云   手机版

一、因为是山区,没有自来水,怎么处理水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处理水基本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过滤杂质,一个是除去有害细菌,俗称消毒,自来水仓的流程就是先循环过滤,然后用氯消毒。在山区没有这些条件,可以用这个方法:

1,选一个可乐瓶,把底部剪掉,然后填入干净的手指粗细的砂石,然后填黄豆大沙石,然后细沙,最后木炭,这样可以达到吸附水中杂质效果。

2,至于消毒杀菌,山区条件限制,如果可以就用氯粉,按1比30的比例,如果没有氯粉,可以用太阳暴晒,静置3小时。

纯手写,原创。谢谢采纳!

买一点明矾,放到水缸里,用木棍搅拌后,静置,待上层漂浮杂质沉淀到缸底后,取上层清水烧开消毒即可饮用。

二、黄土高原地区缺水的原因

1,首选是降雨量少 2,植被少,蓄水能力弱 3,受气侯的影响和地理位置的原因

三、东北地区酸雨!地理

正确答案AC

A.西南地区是我国国土中地势起伏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因为接近亚热带,雨水丰富,山地居多,很容易因持续大量的降雨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在雨水较少的冬春季节,海拔较高的山区缺水情况时有发生,

C.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演化问题

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对规划当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雅风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在20世纪处于气候干旱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施雅风,1995;2001),而乌梢岭、日月山以西的西北西部地区于80年代末出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现象(施雅风等,2002)。2005年6月在兰州“科学与中国”报告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观点:“未来降水量增加趋势实现,结合冰川融水增加,则西北和青藏高原径流量或地表水资源量也存在增加趋势,西北东部与黄河源区已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将会转入多雨的丰水期,但还不能确切预估转向湿润的具体年份”(宋华龙,2005)。

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从8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已得到气象和水文资料的证实(刘春蓁,2000;任国玉等,2000;周陈超等,2005)。但关于温度升高后蒸发的变化趋势则有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认为陆面蒸发量会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蒸发会下降(任国玉,2005)。特别是对气候暖湿(或暖干)转变导致的内陆河流域两个水源地——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对山区总径流变化的综合效应,仍需深入探讨。

二、生态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的协调问题

流域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流域正常的生态和环境功能所必需蓄存和消耗的水资源量(刘昌明,2004)。长期以来,由于对生态需水的重视不够,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生态需水被大量挤占,生态和环境质量恶化问题非常严重。如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其河流下游水资源量锐减、河道断流、湖泊沼泽萎缩(台特玛湖、居延海、青土湖等已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胡杨、红柳等)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等生态和环境退化现象。

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使水成为维系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只有在降雨较多的山区和平原的河流两岸才有较好的植被分布。西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合理配置两者的用水量,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生态需水的定量估算。

三、草地退化问题

据北方地区实测的样方资料,目前西北五省区草地总面积11975万ha,因各种因素造成的退化草地总面积为6960万ha,占草地总面积的58%。其中轻度退化面积3020.9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43.4%;中度退化2650.7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38%;重度退化面积1289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18.5%。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比较,草地退化有加剧的趋势

错误BD

B.酸雨严重地区主要是华南

D.盐碱化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

四、山区比较缺水,请问用那种类型的水泵可以解决取水难得问题?

这个建议选择 Q J型潜水深井泵,这是最近设计的(节能产物),适用于山区。普 乐 泵 业做的这款水泵反响挺好,建议选择。

五、有没有关于解决偏远山区吃水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邯郸西部山区缺水问题的调研报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