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乌斑鳢的繁殖?

171 2022-12-12 15:12 庾环   手机版

乌斑鳢又叫做乌鱼,产卵期为4-7月,水温为18-30℃。乌鱼2龄达性成熟,成熟亲鱼怀卵量为1-3万粒。卵粒一次成熟分多次产出,第一次产卵量为其总量的50%以下。卵为浮性卵,卵具油球,呈圆形,黄色,卵径为2-2.2毫米。在20℃条件下,经2-3昼夜,乌鱼卵就能完全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全长3.8-4.3毫米,身体遍布黑色素细胞,形似蝌蝌。孵化后5天,卵黄囊消失,喜成群游动,并开始摄食。1个月开始分副散游动,亲鱼也就停止护幼。

乌鳢鱼养殖技术

乌鳢俗称黑鱼


黑鱼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当前,黑鱼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 一、池塘条件 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池水pH值宜中性或弱碱性,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水深1.5~2米,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底部为泥质,面积2~4亩塘。 二、鱼种选择 黑鱼养殖应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亩投放2000~2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鱼种。 三、投饵技术 1、鲜饵料:黑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 2、人工配合饲料:黑鱼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配方为:绞碎的杂鱼虾糜70%、豆粉20%、酵母粉5%,余下的为多维素矿物盐、促生长剂和抗菌素。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饵2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 四、日常管理 1、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黑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换水:一旦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保持池水清新,促进黑鱼的正常生长。 五、病害防治 1、鱼种入塘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消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6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2、鱼种消毒,如在集市上购买鱼种,下塘前必须消毒,可用2.5%~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20分钟。 3、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可使用漂白粉溶液进行泼洒。 4、黑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腐皮病、疥疮病等,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半月每亩用二氧化氯100克对水全池泼洒,内服恩诺沙星等。


销售信息因各地消费情况不同,这里无法提供。


希望能帮到你

鲴鱼成鱼怎么养殖

一、亲鱼选择
可在冬季或翌年早春进行,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冬龄以上。银鲴亲鱼体重在100克以上,黄尾鲴和细鳞斜颌鲴亲鱼体重在500克以上,圆吻鲴亲鱼体重在600克以上。此规格的鱼排卵量均在10万粒左右。一般性成熟但个体较小的亲鱼,卵粒质量差,导致受精率低、孵化率低。
二、亲鱼培育
亲鱼可单养、混养。单养以每亩放养300尾左右,混养以每亩放养100万左右为宜。亲鱼培育池在开春后每天每亩平均施放发酵粪肥50公斤,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每天每尾喂豆浆、糠麸等8克~10克。每半月冲水1次,保持水质肥、嫩、爽。鲴鱼性急躁,为适应人工繁殖操作,减少死亡,每年秋、春应定期拉网锻炼几次。经过锻炼的亲鱼,在催产时拉网不会造成惊吓跳跃而受伤。
三、雌雄鉴别
非繁殖季节肉眼即能鉴别,雄鱼头部、鳃盖、胸鳍和鳞片上有白色追星出现,体表比雌鱼粗糙,轻压腹部能挤出乳白色精液。雌鱼则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压感松软,若用挖卵器取卵检查,卵粒大小均匀,容易分开,这就是已达性成熟的标志,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