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加速?真接解散。农村供销是供给经济时期的一个产物,是物质紧确,按需分配,并且得有粮票,肉号,布票才能购买,每人卖的量也是有规定的?
如今什么货都不缺,想买多少买多少,想什么时侯买就什么时侯买?质量和价格又能货比三家,选自己需要的,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不管是现代化还是集体化,都不会有供销社出现,那是特殊时侯的一个供给平台,如今要什么东西,别说到供销社了,连门都不出,在家手机上就购买了。这样方便,为啥要到供销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在70后以前的记忆中,是一个充满吸引的地方,看到什么也喜欢?现在农村有的地方还有原供销社旧址,看上去满是回忆。
乡村经济复兴的未来在哪个方向,有多大前景?
农村经济复兴的出路,在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管理。
如今的农田机械,不但大型、有综合能力,而且高智能化的特点更是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呈现。相信不久的一天,农业机械化,就可以定义为机械人管理了。互联网科技的普及,还真给这一愿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农田机械化,农业管理的网络化,需要用武之地,显然,目前土地承包到户的单干形式不具有这些职能。所以,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不是人为的操弄,是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
不必讳言,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明显滞后其它行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较更是差裆明显。农村目前的状况是,农民不愿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再去投资,更不愿把时间耗费在田间。大批青壮农民外流,成片粮田撂荒。只因为种粮收入甚少,无法承受他们的生活。而种粮成本过高,才使得种粮无钱可赚。这些问题,单干农业根本无法解决。农业管理以大农場的组织模式出现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时,机械代替了人工,生产资料的购买脱离了中间商的掌控。同时,农田的收获同样可以不经中间渠道而直接挂钩市場。这样的运作,还愁种粮成本降不下来、粮食卖不出好价钱吗?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必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那时的城市人看农村,就如同今天的农村人看城市,让人眼馋。从土地上脱离出来的农民,那时会有更多的自由来支配自己的时间和个人行为,并不断的能从农业的红利中,分得一份属于地租的国家法定的一块蛋糕。但愿,这不是空想。农民眼前的生活状况近乎惨淡。和城市人一样充分享受国家经济振兴的红利是他们日夜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