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药可以把鱼塘清了?

82 2023-02-08 20:47 祝翠   手机版

一、什么药可以把鱼塘清了?

鱼塘水质净化可用使用东方复合碘、益生菌液等药。一般新建池塘或老塘在彻底清塘后,可在放苗前15天左右,将东方复合碘兑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净化水质,每瓶可供8-10亩池塘使用。益生菌液、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二、我想问下用什么药能把水塘里的鱼毒死而且鱼能吃

环保型药鱼可选用鱼藤精,比较不错的效果,还有诺氟沙星、大蒜素、土霉素,但建议你选用鱼藤精,药鱼是不提倡的严重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

三、水产用的驱虫鱼药有哪些?

①草本驱虫净。能够有效的驱杀水中或寄生于水产养殖动物的车轮虫,并对斜管虫、指环虫等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草本驱虫净是纯中药产品,具有天然性、低毒、无抗药性、无有害残留、无污染等优点。

       

       ②硫酸铜。硫酸铜对病原体有较强的杀伤力,特别是对原虫杀伤力更强。但是它不能杀死小瓜虫,反而可使小瓜虫形成包囊,大量繁殖。③敌百虫。敌百虫对虫体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和一定的触杀作用。水产业用的多是含有有效成分90%的晶体敌百虫。

       

       ④碘。碘为强氧化剂,有强大的杀菌、杀病毒、杀霉菌及杀原虫等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碘化和氧化病原体原浆蛋白质、碘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越大,刺激性越强。在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球虫病及嗜子宫线虫病。⑤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杀菌力强,能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在鱼病防治过程中多用药浴法:以10毫克/升浓度浸洗病鱼1-1.5小时,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毫克/升浓度浸洗病鱼15-30分钟,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⑥硫酸二氯酚(别丁)。硫酸二氯酚为白色或近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硫酸二氯酚对吸虫和绦虫有明显的驱虫效果。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头槽绦虫病。其用法用量是每100公斤鱼每天用0.7-1公斤别丁拌饵投喂,连喂3天。⑦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一般不具毒杀作用,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硫酸铜、敌百虫合用。

               

拓展资料:

1、开春鱼塘杀虫用什么药

因为开春的温度比较低,所以一般需要根据水温来选择合适的杀虫药,在水温低于15℃的时候可以选用精制敌百虫,当水温在20℃的以上的时候可以阿维菌素类的药物,需注意,需要慎用氰戊菊酯类的药物。在低温季节使用杀虫药的时候需要注意水体中的溶氧量,如果缺氧的话便不宜使用药物,必须得使用的话就要开启增氧机。

       

市面上针对车轮虫和斜管虫的产品有很多种,像敌百虫泼洒针对车轮虫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但是一旦使用不当或者频繁使用,不仅会使寄生虫体产生抗性还会对鱼对水造成损害。现在基本上都是再使用纯中药驱虫产品百草驱虫净和车静。具有天然性、低毒、无抗药性、无有害残留,无污染的特点,还可以驱杀体内外寄生虫以及游离在水体中的寄生虫。

一、敌百虫:无鳞鱼慎用或禁用

敌百虫,别名马佐藤。为白色结晶,有芳香味。市场上常用含量为90%的晶体以及20%和30%两种规格的精制敌百虫粉,一般采用无水硫酸钠作为载体稀释而成。

性状:高效低毒、白色晶体。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敌敌畏,水解后进一步继续,最终分解成无杀虫活性的物质。

再给你到水产养动物的那些机构去咨询一下他们出售的药物就是对这种虫子。

四、鱼池消毒用什么药最好

生石灰遇水后会产生强碱故有很强的灭菌及杀死敌害能力。在苗种放养前半月左右,选择晴天采用生石灰消毒。消毒时,鱼塘需留水7-10厘米,以便撒入的生石灰能均匀分布。生石灰用量,一般每亩60-75公斤,淤泥少的鱼塘则用50-60公斤

【用法】先在池边周围挖若干小潭,然后将生石灰放入潭内吸水深化,不待冷却即用木锹向周围泼洒,务必使灰浆均匀泼遍全地。如果鱼塘两岸较狭能直接洒到的,可将生石灰在木桶中化浆后直接泼洒地中。待经数小时后,用长柄泥耙将塘底淤泥和石灰浆调和一下,使塘泥与石灰均匀混合,增加消毒除害的效果。排水不便的鱼塘,进行带水消毒,每亩鱼塘水深1米时,约用生石灰125-150公斤。

【特点】生石灰作用强烈并彻底,不仅可杀灭池中的野杂小鱼、蛙卵、蝌蚪、螃蟹、蚂蟥、毒苔等水生生物,而且可消灭鱼类的致病细菌、寄生虫。同时还可改良池底土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水中的矿物元素,起到直接施肥的作用。

效果最好用生石灰,可以杀灭寄生虫,细菌病毒,野杂鱼,调节水质。最方便是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好,用量小,操作简单

稀释40倍后全池泼洒赛有鱼超能解毒灵(有机酸),效果好,用法简单。

五、养殖水体中有枝角类挠足类大量繁殖用什么药杀?

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身体短小(体长0.2~1mm,视具体种类而定),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透明的介形壳瓣内。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可分为内枝和外枝,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胸肢4~6对,摆动时可产生水流,上有长刚毛,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雌雄异体,春夏两季连续多次孤雌生殖,产生大量个体。秋末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绝大多数生活于淡水、池塘、湖泊、江河中,是鱼类的重要食饵,故俗称“鱼虫”。可人工培养,作鱼类的饵料,如蚤状溞。全世界仅有少数种类(约11种)分布于海洋沿岸水域,我国沿岸常见的仅5种。如乌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

枝角类的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鱼类鱼苗培育阶段和特种水产养殖幼体阶段的适口、易得的好饵料.

枝角类的食性有两种:淡水枝角类主要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海洋枝角类则用游泳足捕捉水中的浮游生物。

适合枝角类实行无性生殖的水质条件如下:水温:17-30℃,pH:6.5-8.5,咸度:淡水种可耐咸度2-3ppt,海水种则可耐高咸度。溶氧:1-5ppm,溶氧超过5ppm时,繁殖力会下降。

桡足类 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桡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

桡足类基本特征:

1.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

2.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

3.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

4.腹部无附肢,末端具一对尾叉,其后具数根羽状刚毛。雌性腹部常带卵囊。

5.变态发育。即有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