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池塘水面上的红铁锈怎么处理?

103 2023-01-29 01:09 怀康   手机版

一、池塘水面上的红铁锈怎么处理?

这属于死水鱼塘,加强气温过高甲澡类大量繁殖看上就是褐红色!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最简单的就是彻底换水。

第二:去买针对性的药剂杀藻。

第三:购买污水处理设备,过滤,除藻。

第四:彻底清除鱼塘底层淤泥。

二、鱼塘水面出现一层铁锈色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原因:一般池塘水发红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换水池塘营养失衡,氮和有机物的富营养造成水中微囊藻 、甲藻 、 丝状绿藻、水网藻 、三毛藻等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这些藻类富含叶绿素a、叶绿素b、p一胡萝卜素、多甲藻素和硅甲藻黄素等色素,对红光吸收效果差,其反射而使水体呈现红色。

处理:用甲藻,甲藻对水温、pH值等环境条件突变,都会促使它们很快大量死亡这一特性,当其大量繁殖时,可及时进行换水,使池水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而抑制其繁殖。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甲藻。

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

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因此,淤泥过多必须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扩展资料:

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为2―3∶1,宽边长度为30―50米,以便于管理和拉网捕鱼。池塘的方向为东西向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处。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树木遮光挡风。

塘基不应太窄,一般应有2米以上的基面,要建筑配套的禽畜栏舍时,要求应更宽些。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每口鱼塘都能独立排灌,避免串塘串灌。塘底应由灌水的一边向排水的一边倾斜,以利排干塘水。同时应考虑电源问题,以便使用增氧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塘

一、原因:一般池塘水发红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换水池塘营养失衡,氮和有机物的富营养造成水中微囊藻 、甲藻 、 丝状绿藻、水网藻 、三毛藻等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这些藻类富含叶绿素a、叶绿素b、p一胡萝卜素、多甲藻素和硅甲藻黄素等色素,对红光吸收效果差,其反射而使水体呈现红色。

二、处理方法:

1.微囊藻

防治方法:(1)经常加注新水,不使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注意水的pH值调节(定期泼洒生石灰)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2)对已发现有微囊藻的池塘,在形成初期可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续2次即可杀灭,下药后适当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3)微囊藻繁殖过多,已布满全池时,可在下风处先用竹杆将藻加以固定,然后用1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集中泼洒。注意此时硫酸铜用量应控制在按0.7克/立方米浓度全池泼洒时所需用量的1/3以内。坚持用药5-7次,可将藻全部杀灭。在有条件的地方,用药后6小时左右更换池水的1/3。如条件不允许,则一定要开动增氧机连续增氧4-6小时。如巡天气突变则应停止用药并加注新水或增氧。

2.甲藻

防治方法:(1)根据这两类甲藻对水温、pH值等环境条件突变,都会促使它们很快大量死亡这一特性,当其大量繁殖时,可及时进行换水,使池水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而抑制其繁殖。(2)用0.7-0.8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甲藻。

3.丝状绿藻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75-100千克/667平方米清塘,可杀灭丝状绿藻。(2)未放鱼的池塘可按每667平方米用50千克干草木灰的比例撒在丝状绿藻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3)已放鱼的池塘出现丝状绿藻,可全池泼洒0.7-1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杀灭。

4.水网藻

防治方法:与防治丝状绿藻的方法相同。

5.三毛藻

防治方法:(1)用5-8克/立方米硫酸铵全池泼洒或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1.5千克和磷酸钙2-3千克,繁殖浮游生物,可抑制三毛藻的生长。(2)在发病初期可将毒水排放,加入新水或将鱼捕出,转入无毒水质的池塘中。

鱼池塘的水面上有一层铁锈一样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藻类聚集形成的现象,严重影响鱼类生长。最好用点藻体抑制剂.抑制藻类的生长.因为水华的藻类一般都对养殖对象产生坏的影响.

防治方法:

(1)用5-8克/立方米硫酸铵全池泼洒或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1.5千克和磷酸钙2-3千克,繁殖浮游生物,可抑制三毛藻的生长。

(2)在发病初期可将毒水排放,加入新水或将鱼捕出,转入无毒水质的池塘中。望采纳!

三、怎样除去池塘中的铁锈水

清除方法有三种:

1、按每亩水深1m用生石灰10kg,将生石灰溶化兑水成浆,于傍晚泼洒全池。

2、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1g调成溶液,于清晨或傍晚泼洒全池,对铜锈水有较好的防止和清除效果。

3、按每亩一瓶使用有机酸解毒灵。

发生原因:

“水锈”是水中红甲藻或蓝藻类水生生物所致。鱼类吃了这种藻类后,轻者难于消化,影响生长,重者则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在春、夏、秋三季,必须做好对铜锈水的清除工作。

很多池塘铁锈水引起的原因是底部渗漏出水,需注意底部渗漏出水在养殖过程中是一直持续的。因此,一定要定期处理铁锈水,才能真正缓解鱼虾慢性中毒。

扩展资料:

铁锈水的防治事宜:

增强水质调控能力,科学施肥,加注新水,常开增氧机调节水中生物构成,使用微生物制剂,恢复肥活嫩爽状态,从根源解决水质铁锈水,黑水等现象,才能增加产量提高收益。

但是,有时短暂出现“铁锈水”后又消失转换为正常水色时,则不必调理,这是水体自身的调控功能在起作用。

俩种方法: 

1、用食盐或者粗盐来稀释,没什么副作用,但所用的量可能比较大,对池塘内的生物影响较小:

2、把池塘的水放掉,再引水进去,可能会因池塘容积大而导致换水时间长。

在有些加水困难的区域,为了达到加水,打井抽水。井水中的铁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含量比较重,加了井水之后,不久,池塘里的水质将变为铁锈色。

防控方法是先用氯制剂进行底改,然后用硫化合物等沉降,比如硫代硫酸钠(解毒救星、降氨祛毒活水)。

扩展资料

养殖水体铁锈水的危害:

1、裸藻大量繁殖形成的铁锈水对养殖的危害主要有,在水体表面形成的油膜阻碍了油膜以下的水体接受到光照,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油膜的存在也影响水体与空气的接触,导致水体溶氧的降低。裸藻大量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导致水生动物的厌食,生长缓慢。

2、养殖水体中的铁含量超标导致鱼虾的慢性中毒,生理机能受影响,对呼吸器官的腐蚀,影响水生动物的呼吸和摄食,生长缓慢等。由于养殖水体中的重金属超标,导致水体的藻类很难生长起来,肥水困难。

池塘中的铁锈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 池塘本身底部有铁锈 二 池塘中金毛藻等水生生物滋生所致,第一种只要不出现问题(比如鱼浮头或轻微死亡)基本上不用管他,可以适当改底;第二种先用201等解毒水剂解毒,再用食盐水或者明矾沉淀,然后看情况进行改底。

铁锈水形成的原因较多,下面从铁锈水的状况分析其形成原因:

1、底质恶化

很多水产养殖池塘多年不清淤,池底淤泥厚,甚者超地40公分以上,积累大量的有机质,在温室养殖中由于室内气温持续较高,水上下分层,水温不均,白天表面热水和下面的冷水对流困难,到夜晚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存热量虽足,但是不持久,表层水散失量速度快,渐渐地池底水温高于地面,上下对流对始,大量污秽随着底层水上浮,和池鱼分泌的粘液集合在一起生成油膜泡沫。等中午之后,水体光合作用产氧增多,藻类利用一分有机物,表层生物菌种分解一部分有机物,这样到了下午只有下风口才有少量的油膜泡沫。有大风时油膜泡沫少,小风和无风时油膜泡沫多的特点。像这种铁锈水上午多,下午少的水质一般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的。

主要防控方法是对池底质时改善,比如用康洁底净片直接干洒改底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2、水体太肥、蓝藻滋生

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摄食量增加,残饵粪便的积累,水温升高,这样的水体不施肥,水质也极易变肥。在水温持续升高时,在下风口会经常看到大量的死了类似浮沫的死藻群,这种死藻群多时呈也腐烂后也会锈水化,有时上层水覆盖一层“铁锈”,下面的水质大多是嫩绿色。而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常沲加生石灰,水体富营养化和盐碱化,在高温时常施加生石灰,不仅鱼长不快,还容易引起疾病和滋生蓝藻。

主要防控方法是在池塘里适当混养花白鲢,定期用微生物制剂调水并减少使用生石灰或合理施用生石灰。

3、新加水中金属成份含量高

在有些加水困难的区域,为了达到加水,打井抽水。井水中的铁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含量比较重,加了井水之后,不久,池塘里的水质将变为铁锈色。

防控方法是先用氯制剂进行底改,然后用硫化合物等沉降,比如硫代硫酸钠(解毒救星、降氨祛毒活水)。

这三种因素是造成铁锈水的主要原因。还有血红裸藻或者扁裸藻,缺乏有机肥,机动性不强等因素都会引起铁锈水的产生。

那要看你这个池塘是干什么用的了

如果是养鱼或者放食用水的话 用明矾把它沉淀就好

要不然就用盐酸溶解也可以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 池塘本身底部有铁锈 二 池塘中金毛藻等水生生物滋生所致,第一种只要不出现问题(比如鱼浮头或轻微死亡)基本上不用管他,可以适当改底;第二种先用201等解毒水剂解毒,再用食盐水或者明矾沉淀,然后看情况进行改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