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6亩鱼塘能养多少鱼?

180 2023-01-25 19:27 翁士   手机版

一、6亩鱼塘能养多少鱼?

3000条左右

草鱼的放养密度应以计划产量而定,一般采取大、中、小混养(大规格草鱼种500~700克/尾、中规格150~250克/尾、小规格20~50克/亩)。如混养亩产900~1000公斤,放养大规格草鱼种80~100尾;中规格120尾;小规格200尾。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可以一起饲养的。

如果要养的是草鱼为主,那么草鱼可以提升到约2000尾,罗非1000尾,鲢鱼200尾的。

当然这里面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空间的,给你这个数量注意还是便于管理跟饲养的。

每亩放草鱼800尾,鲫鱼150尾,鳙鱼30尾。选用通威126池塘养鱼配合饲料与“鱼水情”浮性料搭配7:3比例使用。沉水料与浮水料搭配使用不仅草鱼长得好,鲫鱼也长得好,而且鱼长势均匀,饲料也不浪费。放养时,分1-3两、5-7两、最大一斤三个规格放养,轮捕轮放,一年可捕5次鱼,平均规格3斤重,亩产可达4000多斤。

6亩放草鱼4800尾,鲫鱼900尾,鳙鱼180尾。

二、我包了30的养鱼水深4-6米该养什么鱼??

这么深可以套养很多鱼或虾蟹的,比如鲤鱼鲫鱼是底层鱼,鲢鱼鳙鱼是中上层鱼。

你可以到当地的水产部门咨询一下,看看当地适合养什么,什么销路好,他们一般都会给你建议的。

四大家鱼呗 兼养一些河虾

鲤鱼呀

三、挖鱼塘应挖多深为好,适合养什么鱼?

至于鱼塘挖得多深,适合养什么样的鱼,一般理想的鱼塘要求面积大、水深、光照充足、水源平稳、水质肥沃、运输方便,有利于鱼的生长和生产经营。

具体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度与鱼的产量密切相关。生产实践证明,池塘面积4`10亩,水深2`3m。养鱼池面积可达5亩以下,水深约1.5米。

2。土壤和沉积物。大多数鱼塘是挖土建造的,土壤质量对水质有很大的影响。黑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养鱼,池底逐渐形成一层厚厚的泥沙层,这是由于残留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沙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量的淤泥,池水容易发胖,有利于养鱼和高产。但是,过多的泥沙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导致鱼类死亡。因此,必须及时清除过多的淤泥,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3。水源及水质。良好的水质要求有充足的溶解氧,适中的 ph 值(78.5) ,较好的水温(25`30 °c) ,营养丰富,水质较好的肥料(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棕色,淡黄色,透明度为25`30cm) ,无毒。

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池塘的形状应该是矩形的。长宽比为2 ~ (3∶1) ,宽度长度为30 ~ (50) m,用于管理和拖网。池塘方向为东西向,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水中浮游生物和增加溶解氧。池塘不应该被高山和高大的树木包围以遮挡风。

5.布局和支撑。池塘基础不宜过窄,一般应有2米以上的基面,建造配套畜舍时,要求应较宽。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每个鱼塘都可以独立排灌,避免池塘串灌。池塘底部应向排水侧倾斜,以利于从灌溉侧排水。同时,为了使用曝气器,还应考虑电源的供应。

这八条鱼可以单独养殖,也可以混合在同一个池塘里。它们自上而下的水栖息地有: 鲢鱼、鳙鱼、鲷鱼、鲂鱼、草鱼、鲱鱼、鲤鱼和鲫鱼。合理组合多元文化,也促进相互成长。例如: 草鱼和青鱼的残余饵料可以取鲤鱼、鲤鱼、鲤鱼、鲷鱼、鲂鱼,它们的粪水可以取鲢鱼、鳙鱼、鲢鱼、鳙鱼食用浮游生物,并降低水的繁殖力,鲤鱼、鲫鱼可以清理食物农场,这有利于草鱼、鲱鱼的生长。

我认为,挖鱼塘应挖2.2到2.5米为好,如果太浅的话对鱼的成长也是有害的,适合养殖的鱼可以是鲶鱼和鲤鱼等等。

挖鱼塘应挖两米多到两米五比较合适,适合养一些比较常见的鱼,例如鲫鱼,鲤鱼,黑鱼,就可以。

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这八种鱼可以单独养殖,也可以搭配混养在同一个池塘,它们自上而下的栖息水层是:鲢鱼、鳙鱼、鳊鱼、鲂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合理搭配混养,还可以相互促进生长。例如:草鱼和青鱼的残饵可以带养鲤鱼、鲫鱼、鳊鱼、鲂鱼,它们的粪便肥水又可带养鲢鱼、鳙鱼,鲢鱼、鳙鱼吃掉浮游生物,又降低了水的肥度,鲤鱼、鲫鱼则能打扫食场,这又有利于草鱼、青鱼的生长。

我个人认为鱼塘一般挖在2.5米左右深,太浅的话不利于鱼的生长,水温也达不到,草鱼鲤鱼都可以养,

四、本人有一个16亩的鱼塘水深大约4----5米左右 养什么鱼合适

鲤鱼,水太深了养一些在地下吃东西的鱼,而且睡下温度低,考虑一下吧,我不是很懂,请你问问有经验的人,搞错了就麻烦了

五、垂钓鱼塘适合养些什么鱼?

垂钓鱼塘的饲养管理要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发展垂钓鱼塘产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的又一新举措。供垂钓的鱼塘的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与常规养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最近,笔者对一些垂钓鱼塘进行了调查,认为其饲养管理要掌握以下几点。

1、放养品种齐全。通常垂钓鱼塘往往放养一些容易上钩的、且规格较整齐的大路品种,如尾重250克的鲫鱼、500克左右的鳊鱼等。这样的品种结构有两个弊端,一是水体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影响垂钓者的兴趣。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垂钓鱼塘放养的鱼种要做到品种、规格多样化,既要考虑容易上钩,又要考虑充分利用水面。一般垂钓鱼塘要放养在水体上、中、下层栖息的多种鱼类,包括鲢、鳙、青、草、鲤、鲫鱼等种类。鲢、鳙鱼虽不易上钩,但可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起到利用上层水面、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可放养一些黄颡鱼、鲶鱼、塘鳢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和较大规格的常规品种,用它们来消灭水体中争食、争氧的低值野杂鱼,还可提高垂钓者的兴趣。

2、合理投喂饵料。养殖经营者片面认为垂钓鱼塘饵料投喂足,鱼不容易上钩,因此就少投或不投饵料,这样往往造成鱼膘体下降,失重较大,鱼类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对垂钓鱼塘要正常投饵,不仅要保证鱼保膘不失重,还要使其增重。一般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池鱼体重的3%-5%,以下午4-5时投喂为主,使鱼保持八成饱,经过一夜的消化,次日鱼处于半饥饿状态,不会影响垂钓上钩。

3、加强饲养管理。垂钓鱼塘往往鱼的密度较高,必须要有充足的溶氧,有条件最好配置增氧机,每天中午开机增氧2-3个小时,并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也可使用光合细菌或移栽水花生、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以改善和调节水质。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制度,搞好清洁卫生和工具的消毒工作,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对策。同时,要掌握塘鱼的密度,一般控制在每667平方米载鱼量500公斤以内。

4、重视鱼病预防。垂钓鱼塘里的鱼有部分因脱钩而受伤,经常补充外购鱼也容易带进病原体,所以要高度重视鱼病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垂钓池塘每年都要清淤、晒塘,并用生石灰、敌百虫等药物彻底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放养;外购鱼一定要经严格检疫,确保不带病原体,捕捞、分拣、运输等操作要熟练、细致和谨慎,忽使鱼体受伤。发现鱼病可用绿色环保鱼药治疗,如生物制剂、中草药、食盐、大蒜素等,以免鱼体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