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仪式分那些项目?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谁能帮忙列个结婚要准备的事项的表格?
一般比较普遍的程序如下 :
1)选个好日子 : 择日过礼及结婚.
2) 过大礼 : 於婚期前约一至三个星期前过大礼.(即男方由媒人及亲属陪同下, 把所需聘礼聘金送至女方家, 应备聘礼及回礼请至订婚篇之双方应备礼品参看) 准新娘要回避.
3) 结婚仪式 : 到结婚当天, 仪式的程序跟传统婚礼仪式一样.
4) 联婚喜宴 : 到喜宴的部份, 可於签名处男女双方各派2,3个代表招待宾客.
5) 如何计算 : 一般来说, 都是男女双方预先预算好席数, 男方以现金红包(称酒桌礼)预先给付. 到婚宴完毕后, 男女双方各自付酒席费. 礼品礼金方面, 通常是各收各的.
二) 结婚当天程序
1. 男家祭祖 : 男方出门迎接新娘前, 应先拜祭祖先.
2. 分发红包 : 出发前, 新郎应先分发红包给一同前往接新娘的工作人员.
3. 上车出发 : 新郎, 媒人,傧相及亲友一共六或十二人出发迎接新娘, 礼车双数为宜, 一般为六辆. (新郎倌记得拿迎亲的新娘捧花喔)
4. 燃放鞭炮 : 迎亲礼车前往女家途中, 沿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如遇过桥或另外的迎亲礼车队时, 则燃放排炮.
5. 吃姊妹桌 : 新娘於新郎迎亲队未到达之前, 与家人及姊妹一起吃饭, 说吉祥的话道别祝福.
6. 新郎到达 : 迎亲车队到达新娘家前, 应燃炮通知, 女方也燃炮回应. 并有一男童持盛满橘子或瓜子糖果的茶盘等候恭迎新郎. 新郎应回红包答礼.
7. 吃甜汤圆 : 女方应预备好甜汤圆及甜茶, 并招待新郎及迎亲宾客享用.
8. 讨喜 : 新郎手持捧花, 到新娘的房间, 此时新娘的姊妹及女性朋友要阻拦新郎, 可提出问题要新郎回答, 通过考验才让新郎见新娘. 或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一番后, 给予红包, 手持捧花到新娘房间接新娘. 一般红包放999元表示长长久久.
9. 拜祭告别 : 新郎把捧花交给新娘后, 由新娘母亲替新娘把头纱放下, 再由媒人婆或好命妇人(无怀孕)挽出大厅, 新郎新娘男右女左面向祖先神明, 新娘父亲或长辈燃香点烛, 新人上香拜祭, 先神明后祖先, 接著向父母三鞠躬行礼告别. (新娘叩拜, 新郎鞠躬便可)
10. 出嫁 : 新人及陪嫁姊妹一同预备上礼车, 注意出门时不可踩到门槛, 以免对娘家不利.
11. 礼车 : 新娘礼车前方应挂一棵由根至叶的青竹或甘蔗, 并系著猪肉及红包. 而在车顶侧挂一棵由根至叶的青竹或甘蔗, 并系有萝卜. 后方侧挂画有太极及八卦的米筛. (代表福气, 健康及驱邪避凶)
12. 上礼车 : 由好命妇人或媒人婆牵著新娘. 头上以竹筛或黑伞庶盖,头不能顶天见阳光, 护著新娘进礼车. 新娘上车后, 有一生肖吉祥的小男孩持系有红包的扇子给新娘, 新娘以红包答谢.
三)注意事项
1) 结婚仪式为了确保您的婚礼顺利进行, 可以在登记时顺便查看礼堂位置及於结婚日时, 最少提前30分钟到达.
2) 於结婚日当天, 新郎新娘及2位证人, 须携带身分证及印章, 提前30分钟报到. 如未满20岁者, 法定代理人必须一同到场作证. 礼毕后, 会交付新人结婚公证书正本两份及缮本一份, 给新人申请户籍婚姻登记时使用.
3) 於法院公证结婚, 虽然简单, 但亦应尊重, 不可穿牛仔裤或过份随便的装扮行礼, 法院提供的衣著意见如下 :
新郎 : 西服(必须打领带或领结), 中山服, 军人制服, 公务员制服, 青年装, 中式长袍, 夏天可穿衬衫打领带配长西裤都可参加婚礼. 避免穿毛线衣, 茄克等, 不可穿牛仔裤.
新娘 : 长裙, 礼服, 婚纱, 洋装, 中式旗袍都可参加婚礼. 不适宜穿得过份暴露及不可穿牛仔裤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