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村改厕使用说明?

65 2023-01-23 16:07 皮蓓   手机版

一、农村改厕使用说明?

1.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

2.农村改厕,目的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所以三格式化粪池是首选,既能达到卫生洁净的效果,又能无害化排放。

3.三格式化粪池的建设,化粪池三格的比例依次为2:1:3,第一格主要是粪渣和粪水,先进行发酵;第二格是由第一格中部通过化粪管流过来的发酵粪水,第二格继续发酵,然后又流入第三格,基本没有粪渣,为清水,经过一定的继续发酵后达到无害化排放标准,通过溢流管流出。厕屋的建设,参照城市厕屋标准,但是如果有洗漱的情况,洗漱的水要单独设置排水管直接排放,不能排入化粪池,避免造成化粪池发酵不充分。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的规定,农村无害化户厕主要有六种模式:

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粪尿分集式、三联通式沼气池、双坑交替使用式、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

目前国家提倡的主要为三格化粪池,三格化粪池无害化程度最高,也有利于达标验收。

二、农村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典型经验?

      安定区在实施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同时,积极推广多能利用,依托国家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惠民项目,累计推广生物质节柴炉4万多台、太阳能热水器2000多台、太阳灶1.2万个、电磁炉7800多个、节能暖床425铺,建成光伏扶贫项目3.4万千瓦。通过多能推广利用,达到了节柴省煤、节劳增收、节能降耗的目的,农村实现了向“生活用能清洁化、村容村貌整洁化、农业生产绿色化”的转变。

综合整治 打造生态宜居新安定

   安定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在这里发展大型生物质天然气条件成熟。为了盘活农户闲置废旧资源,探索出了“沼改厕”新模式。

三、2018年前7个月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是否平稳?

2018年8月24日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今年前7个月,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农业生产稳中调优,市场价格处于低位,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

农业生产稳中调优,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畜禽水产养殖小幅调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农业农村部调度,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774亿斤,同比减少61亿斤,但仍属丰收年。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早稻单产略有提高,但受面积调减影响,预计产量有所减少。目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正常。7月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下降0.8%和1.9%,市场供求关系有所改善。自2017年二季度蛋鸡产能调整后,我国蛋鸡养殖规模总体稳定,存栏波动幅度小,7月鸡蛋产量平稳,市场供给有保障。1D7月份国内水产品总产量2936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0.44%。其中,捕捞产量同比减少6.4%,占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农产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粮食价格小幅上涨,“菜篮子”产品价格涨跌互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我国价格总水平延续平稳运行态势,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1%,1-7月份累计同比上涨2%。其中,粮油价格平稳,鲜瓜果价格环比下跌3.7%。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7.2,环比下降1.2,同比上升3.4;“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96.5,环比下降1.4,同比上升3.6。其中,粮食价格略有上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月均价环比上涨0.2%。蔬菜价格止跌转涨,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均价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3.5%。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跌,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均价环比下降6.9%、同比下降2.5%。畜禽水产品价格跌多涨少,前期压栏大猪基本释放,生猪价格连续两个月累计上涨13.7%,但同比仍低13.9%;鸡蛋价格环比下降1.3%,近期受期货走高、节日备货等影响有所反弹。水产品价格小幅下降,环比下降2.4%。预计后期,农产品国内外供求宽松,大宗农产品价格仍将以稳为主;受消费回暖、气象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蔬菜、鸡蛋等鲜活农产品价格或将震荡上行。

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村新动能加快成长。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效益提高,1-6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5306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率达到6.6%,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上半年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农产品线上销售进入快速通道,农村网商超过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据淘宝(含天猫)大数据平台显示,1-7月份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等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5.5%。

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改善。农业产地环境逐步改善,生猪禁养区划定基本完成,累计减少存栏量3400万头;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下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60%,河南、安徽等地秸秆离田还田率超过90%。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新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000多个,累计超过3.5万个。国家追溯平台试运行平稳,数字监管、机器换人等智慧监管方式方法不断推进,21万个规模以上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督导调研,督促各地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

农村投资消费等较快增长,乡村发展潜力逐步释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业农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7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2139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较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从投资规模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投资平均水平高出8.2个百分点,并领先第二产业、第三产业9.8个和7.7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第一产业新增投资额2267亿元,同比增长14.3%。从行业结构看,种植业投资超过一半,增长达到15.5%,比1-6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2.9%,拉动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主导地位稳定。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1D7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为30272亿元,同比增长10.4%,较城镇快1.3个百分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