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村自建房在一层房屋里修化粪池可以吗?

169 2023-01-22 13:17 巩波   手机版

一、农村自建房在一层房屋里修化粪池可以吗?

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改水改厕的成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修建化粪池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排泄物对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的污染,也为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创造了赞新的局面。不少的农户也会自行开挖和修建化粪池,从而减少了排污造成的又脏又臭的现状。无论是请专业施工人员修建,还是自行修建化粪池,都是可行的。

你知道如何设计化粪池吗?自行开挖和修建化粪池并不是像挖坑那么简单的事情,不一定要非常专业的设计图纸和完善的设计理念,但是也一定要安全、有效。化粪池的功能就是承载、沉淀和分解人、畜和家禽排泄物,从而实现排泄物充分熟腐、分解的过程。在农村修建化粪池一定要保障粪水不乱排放、不经过分层净化的液体不外泄,这样才可以杜绝排泄物对水土资源的污染。普通化粪池的施工难度比较小,并不像修建沼气池那样复杂。

二、农村旱厕改造政策

法律分析:厕所改造,就是全面废除旱厕,推行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 一是 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寄生虫卵,避免粪便中有害的微生物传染给人,有效阻断如细菌性疾病的传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法律依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第十三条 结合当地特色元素,规划设计,新建、改建了一批特色化乡村公厕。当地还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配齐保洁员,成立了镇、村两支监督队伍,确保农村公厕干净整洁,让改厕做到“建起来、用起来、管起来”。

三、国家厕所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农村厕所改造方案从大体上来说,是遵循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每个地方补贴方案稍有差别,比如有些农村地区,是按照统一标准,给予厕所改造的农户家庭发放2000元一户的补助,多余的部分则是农户自补。而有些地方是按照一户多少人口来进行补贴,户口人数5人及以下的补助2600元一户,人口人数5人以上的则是补助2800元一户。

法律依据:《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省级党委政府负总责,把农村改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强化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建立部门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做好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

(二)加大资金支持。各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愿改厕,支持整村推进农村改厕,重点支持厕所改造、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加大对中西部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乡村旅游地区的旅游厕所和农家乐户厕建设改造。进一步明确地方财政支出责任,鼓励地方以县为单位,统筹安排与农村改厕相关的项目资金,集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支持农村改厕技术、模式科研攻关。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依法合规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投入,推动建立市场化管护长效机制。在用地、用水、用电及后期运维管护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简化农村厕所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三)强化督促指导。对农村改厕工作开展国务院大检查大督查。每年组织开展包括农村改厕在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把地方落实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落实国务院督查激励措施,对开展包括农村改厕在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市、区、旗),在分配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落实将农村改厕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范畴。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注重宣传动员。鼓励各地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县城创建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引导农民主动改厕。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激发农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农村厕所必须改造吗

法律分析:首先农村厕所改造不是强制性的,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的都是“以奖代补”的方式来鼓励和引导群众自愿参与,对于自愿改建厕所的农户,针对不同的改厕模式因地制宜进行分类补助,平均每户补助1200元,并不是全部由农户出资修建。当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给与的旱厕改造补贴标准也不一样,有的直接给补钱,村民自己参与改造。有的给补贴建筑材料,村民自己改造。有的则是提供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改造,工人的费用从补贴费用中扣除。因此,如果有的农户家确实不习惯冲水马桶,或者担心冲水麻烦施工质量问题,使用起来不方便等等原因,是可以选择不参与改造的。

法律依据:《农村改厕管理办法》

第四条 全国爱卫办统一管理全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作用,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第五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改厕发展规划,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推进改厕工作。

第六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制定改厕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效果评价体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