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让你慢慢远离了娘家?
我还没有对象,从十八岁开始,我就是家里“多余”的人,结完婚以后,就是娘家的“客人”。
十八岁开始,我的几个哥接二连三结婚,母亲就经常对我说,你快嫁出去吧!我就省心了,我好像是家里的一颗“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二十三岁结婚以后,回娘家,我就是年夜饭里的一道“凉菜”,可有可无。
小时候十二三岁,是一个小孩伢子,对未来的嫂子构不成威胁。
记得三嫂和三哥订婚时,我经常跟在三嫂的后面,是三嫂的小尾巴,也是他俩的通信员,经常给他俩传递消息,因为三嫂也是本村人。
那时候是八十年代初,男女订婚,不会经常在一起,三哥要干活,三嫂要开拖拉机。见面机会很少,三哥除了在生产队里干活,还是村里的放映员,每个礼拜的一三五,去公社取电影片子,晚上还要放电影。
再说三嫂,开拖拉机,每天也很忙,夏天停车不开时就检修,整天都在拖拉机站里忙,和三哥见面机会,只有在晚上,见面互诉衷肠。
但是三哥腼腆,不好意思亲自去三嫂家找她,那时也封建,男女恋人没结婚,不能总在一起,我就成了他俩的信鸽了。
能娶到全县唯一,女拖拉机手的三嫂,是三哥的福气,也是我们全家的荣耀。
如此强大气场的三嫂,到了我们家,母亲就告诫我们,你三嫂进门了,一定要尊重她,好好和她相处,都得听她的话,不要惹得她讨厌你们。
我们都为命事从,我们哥兄弟姐妹,在三嫂面前不敢放肆。我那时虽是小姑子,对三嫂构不成威胁,母亲也不用担心。
一年后三哥两口子出去单过了,我们哥兄弟姐妹,每天不用成慌成恐的过日子了。
但是五嫂进门之后,就不一样了。
我十七岁时,五哥和五嫂订婚了。母亲常挂在嘴边上一句话,你也十七八岁了,大姑娘了,新嫂子要进门了,说话要注意分寸,别有用无用的乱说,惹得你五嫂反感。
你五嫂厉害强势,你也不是省油的灯,你们俩针尖对麦芒,如果出现矛盾,让人笑话不说,还说我这个当妈的,不会教育儿女,你要为家里着想,你六哥还没有订婚呢,不要因为有个不懂事的小姑子,而影响你六哥的婚事。
听母亲说的这些话,我要是真弄出点啥事来,责任可就大了。
经常有母亲的话在耳边吹着,五嫂结婚以后,我在五嫂面前,都是小心翼翼,我并不是怕五嫂,而是更多的,为母亲着想,不想母亲难做人。母亲是爱面子的人,都想家里外面,都要有个好名声。
所以跟五嫂相处得也很融洽,即使五嫂有时候为一件衣服怄气,我总是把最好的让给她,即便是我心不痛快,觉得她是嫂子,是跟五哥生活一辈子的女人,我要尊重她,就是敬哥哥,他们两个感情会更深,母亲也少操心。
我压抑着烦恼和不悦,因此我落得个好名声——懂事。
我这颗“炸弹”在五哥两口子跟我们过二年,始终没有爆炸。
至于四哥结婚,没有影响到家里。四哥比五哥结婚晚一年,他是二十六岁结婚,五哥是二十三岁结婚,他比五哥大两岁。四哥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结的婚。他直接接到外面,没有回家掺和,属于自立门户。没有在家生活一天,母亲那颗悬着的心,先暂时放下了。
等到六嫂进门,母亲仍然告诫我那些话,妹妹也十七八岁了,两颗炸弹,对于母亲来讲,威慑力更大。时常母亲给我们俩上堂思想课,说道,要让着你六嫂,她和你们差不了几岁,你们娇气,她在家也是娇生惯养,到了咱家,咱也要高看一眼。母亲对这个小儿媳妇,是另眼相待。
母亲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我的这颗炸弹没爆,妹妹的那颗却炸弹爆炸了。
记得是六嫂结婚,第二年秋天,我小侄女八九个月,母亲在家看孩子,她跟六哥一起去县城购物,妹妹让她给妹妹代买一瓶洗发水。
可是买回来以后,不是跟妹妹要的牌子一样,妹妹有些不高兴,就多叨咕几句,母亲听了,就吵了几句妹妹,说妹妹事儿多,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为啥挑三拣四的。
妹妹认为,母亲向着六嫂,袒护她。妹妹不服气,跑去大哥家呆了几天,被大嫂哄好,送了回来。她还跟母亲生气十几天才好。不过妹妹不管怎样强势,母亲对她还是疼爱的,没有多说什么。
如果是我,母亲就不是吵了,我肯定得挨揍。因为我就是从小,不被待见的那个,我就是家里的多余的,尤其几个哥哥,接二连三的结婚,母亲总怕我跟嫂子们闹矛盾,影响家庭和睦。所以我要是趁早嫁了,她才算安心。
二十三岁结婚了,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解脱,不用小心翼翼了,更不用担心母亲对我的限制。
我有了自己的家,爱人疼我,婆家人喜欢我,我可以自由地生活了。
结婚以后,我不常回家,除非家里有事,才回去呆上一天半天,一般不住,住也是万不得已。有了孩子以后,更少回家了。
因为带着孩子回去,怕跟六哥家小侄子打架,小侄子比女儿大一岁,是六哥家的二胎,母亲的心肝宝贝,孙子在母亲的心中最重要,外孙她不喜欢。母亲常说,外甥是姥家的狗,吃完就走,我是最不爱听这句话,解释起来这句话,让人心寒。
同样是回家,四哥四嫂回家(四哥四嫂是城里体制内,四嫂是护士)什么也不买,母亲都眉开眼笑。
我不管买多少好吃好喝,都看不上。四哥回家有好酒好菜,我回家就是家常便饭。在母亲心中,儿子永远排第一,女儿是外人,是客人,没有位置。
女儿就像年夜饭里的那道“凉菜”,可有可无。可是我这道凉菜,在关键时刻还是能解油腻的。
母亲七十一岁的时候,得了脑溢血,住院两个多月,照看最多的是我,哥哥们也伺候了,都是轮流,几天一换。
我和妹妹照看时,妹妹胆子小,晚上不敢在医院里,上厕所都不敢去,她的那几天我代替了,哪个哥哥有事情,我代替了,所以母亲住两个多月,我伺候母亲一个多月。
母亲那时候,也特别依赖我,谁伺候她,她都不称她的心。母亲病患时,特别脆弱和无助,在昏沉沉的时候,突然会睁开眼睛,看我一下,如果我在,她很安静,如果不在就会喊我的名字。
好像只有我在,她才有安全感。母亲一个多月后,逐渐好起来了,能下地拄着拐棍走路了,在临出院前,我和母亲深谈了一次。
我问:“妈,你住院两个多月,嫂子们没有几个,来看你和伺候你,你伤心吗”?母亲答道:“不伤心,儿子已经代替了,她们是外人,我没生养她们,凭什么让人家来伺候我”。
“可是她们已经是你的儿媳妇啊?你那么袒护和包容她们,不惜压榨我和妹妹行为和情绪。你在乎的是她们,而忽视了我和妹妹。你视我们为炸弹,总怕伤到嫂子们。你怎么不为我们想想呢”?我说。
我接着又说:“可是嫂子又是怎样对你的,你不难过吗”?母亲叹息了一声说道:“你们不懂做婆婆的,难啊!我也委屈,我也痛苦,可是没办法,我要忍,我去袒护和包容她们,为的是你的哥哥们,他们小家好了和睦了,我才省心”。
母亲也是很无奈,把自己隐藏起来,为了儿子们,用心良苦,也难为她了。
母亲出院以后,康复很快,又能洗衣做饭了。
从那以后,我更是很少回娘家了,有事情回家,无事不登门,那个家是过去我的家,现在是别人的家了,远离是最好。
二、农村娘家结婚流程?
农村女儿结婚的当天流程包括贴喜字,等新郎接亲,接亲游戏,敬改口茶等。1婚礼当天早上先把门窗贴喜字,对联,床上铺新置床上用品,父母准备茶貝,也要烧好花生红枣莲子汤,新人出门吃。2当新郎到家门口时拦一下,让他知道婚姻不易。3新郎进入家中,需经过堵门,求婚环节。4游戏结束,到大堂给父母敬茶,先敬父母,后奶奶。5出门,新娘由女性长辈持红伞走到礼车。
三、农村新娘家怎么装饰?
红色的床品,准备双数的被褥,床上或者茶几上放着大枣、花生、桂圆,瓜子或者栗子。寓意早生贵子。
四、农村新房进屋娘家准备啥?
我们这里也有这个风俗,,娘家会给买一些,,肉,,酒,烟。。之类的,,花几百块钱就可以了。。也算是恭贺乔迁大喜。。
我个人觉得既然是你们搬家的话,那娘家人其实也不需要准备什么呀。个人建议娘家人可以出一两个人比较好,帮忙看着行李,就可以了,也要给搬家公司的工人买一些水,毕竟搬家真的很累呀
五、远离农村的经典句子说说心情?
1、 我望向天空,白云浮动;我望向大地,泥土芬芳;我向往金黄油菜花的恬淡,我向往雄鹰高空展翅的翱翔;乡村清晨的炊烟袅袅,庄稼散发的淡淡清香;我向往每日醒来的静谧安宁,漫步田野间的泥泞小路,呼吸大地土味的香甜,仿佛与二十年前的我四目相望,望着小小我,告诉她:“珍惜童年的欢乐,长大会孤独”
2、 那山那水密林绕,有田有舍青石道。鸡鸭牛羊犬声声,乡村情炊烟袅袅。
3、 乡情是润心的香茶,轻轻啜饮,滴滴醉人,春风,桃花,是心中的乡韵,烙着乡愁,裹着童心。
4、 乡村的夜,又黑又静,一个人在大厅中,不知老公何时走到身旁,看见我在抒发情怀,我害羞的藏了一下写的文字,老公轻吻了一下额头,削上门出去了。乡下的生活,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5、 不知谁家在哪里养了一只公鸡,它不远不近,叫得也中规中矩。这样安静的北京,每天错觉以为自己不是处于城市,而是处于炊烟袅袅的乡村。
六、农村小孩户口落在娘家对娘家有什么弊端吗?
农村小孩户口落在娘家的影响有如下两点:
1、从法律的角度 来说,这个完全是没有不利的影响的,新生儿的户口可以在父母任一方的户籍所在地申报; 2、不过建议你在申报孩子的户口前,要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协商好,否则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的。
七、农村结婚之后几天回娘家?
婚后三天回娘家叫回门,这是几千年一直不变的老礼了。回门家时景好的带很多礼品,我们老家讲究四色礼,烟,洒,点心,礼合等等,也可给丈人丈母娘送新衣服了,及兄弟姐妹送些小礼物等。
老丈人也摆酒菜胜情款待新人,亲戚近邻都欢聚一堂,大家都送祝福语吉祥话,好不热闹!祝新人新婚燕尔幸福安康,早生贵子!
八、农村娘家人告孝说话?
陕北人,白事下娘家,娘家人应该对姑婊们说些怎样些话,老人是正常死亡的。
九、农村阿环娘家有几个兄妹?
农村阿环娘家一共有四个兄弟姐妹,在农村来说也挺正常的。
十、农村建房为什么远离三叉路?
农村建房远离三叉路,第一,因为房子建在三叉路边不安全,车来车往的存在安全隐患,万一哪天让车子撞上了可就麻烦了。第二,房子建在三叉路口犯路煞,风水上讲对居住的人有不利影响,家里容易出意外事故。
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房还是要远离三叉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