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m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它表示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mN/m中第一个m表示10⁻³,后一个m是米的单位,所以mN/m=10⁻³*N/m,即0.001牛顿/米。
表面张力的单位在SI制中为牛顿/米(N/m),但仍常用达因/厘米(dyn/cm),达因是力的单位,1达因=10⁻⁵牛,因此:
1dyn/cm =1mN/m。
扩展资料
测量方法
1、毛细管上升法:
简单,将毛细管插入液体中即可测量,但精确度不高。
2、挂环法:
这是测量表面张力的经典方法,可以在很难浸湿的情况下被使用。
用一个初始浸在液体的环从液体中拉出一个液体膜(类似肥皂泡),同时测量提高环的高度时所需要施加的力。
3、威廉米平板法:
这是一种万能的测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长时间测量表面张力。
测量的量是一块垂直于液面的平板在浸湿过程中所受的力。
4、旋转滴法:
用来确定界面张力,尤其适应于张力低的或非常低的范围内。
测量的值是一个处于比较密集的物态状态下旋转的液滴的直径。
5、悬滴法:
适用于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测量。
也可以在非常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测量。测量液滴的几何形状。
6、最大气泡法:
非常适用于测量表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
测量气泡最高的压力。
7、滴体积法:
非常适用于动态地测量界面张力。
测量的值是一定体积的液体分成的液滴数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表面张力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达因值
机关党建“两张皮”是什么意思?
机关党建“两张皮”原意指的是政治和业务“两张皮”,一谈具体业务工作头头是道,一谈党建工作则官话套话连篇,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工作;说和做“两张皮”,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工作与考核“两张皮”,考核方式机械,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学习教育与整改落实“两张皮”,为学习而学习,没有对问题认真检视反思,抓整改落实力度不够。
贯标中产生两张皮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主观上讲,有的对贯标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对标准学习理解不深不透,甚至误解;有的对质量管理标准化缺乏激情;一证到手,别无它求。
从客观上讲,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把贯标认证与否作为市场准入、企业年检、投标竞争的条件之一,更有甚者将其作为一票否决的硬指标来确定乾坤,形势咄咄逼人。
有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不能等闲视之:一是对标准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二是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脱离实际。
扩展资料:
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原因:
一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内容不同。党建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业务工作主要是做事或物的工作,对象的差异容易导致“两张皮”现象。
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特点不一样。业务工作抓一抓就有效果,周期较短;党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周期长,短时间内一般难以见到明显成效。这使不少领导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而对党建工作不上心、不热心。
三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考评体系不同。业务工作的考评体系相对简单,容易形成统一标准;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相对复杂,不容易形成统一标准。
四是党建工作者兼职化现象比较普遍。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经常出现行政人员兼做党务工作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展主题教育如何防止“两张
人民网——人民日报热点辨析: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