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平的秋天阅读短文。?

284 2024-09-05 06:34 admin   手机版

一、北平的秋天阅读短文。?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象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二、北平的秋阅读答案?

《北平的秋》先写了“这个秋天特别长”,接着回忆与北京秋天有关的事件,点明北京秋天的特点,最后再回到现在,首尾照应,抒发了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怀念与喜爱之情。北平的秋描述北平秋天的样子,给世人展现一副北平秋天美丽的画卷。

文中“北平的秋是人间的天堂 ”描绘的秋天是高远的、晴朗的,仿佛没有“春恨秋悲”的哀婉缠绵,尽是明亮的金黄色彩。

三、动人的北平阅读答案?

《动人的北平》

①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②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戏剧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③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④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你可以留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⑤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1.节选部分写出了北平的动人之处,它包括()动人、() 动人等。

2.“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这一比喻十分精妙,“根脉深入地中”就可以理解为();树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喻指()。

3.林语堂的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韵味流动其间。试分析下面句子的情味。

(1)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答:

(2)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答:

参考答案:

1.自然风光动人(第5段“西山的雄姿”);城市景象动人(第3段“珠玉之城”);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第5段“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动人(第2段、第4段)。

2.北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众多的生活在北平的人。

3.(1)两个“就是”,强调了水果的特征,意即长得很好。让读者在尽想这些水果的形、色、味的同时,也为作者强烈的赞美情绪所感染。

(2)这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表达了一种幽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到“悠然见南山”情景,而这情景是“结庐在人境”就可以享受到的。

四、北平的秋天阅读答案?

北平的秋

老舍

①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象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①。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③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

④他们精心的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⑤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五、北平漫笔的阅读理解?

主要写林海音在北平(老北京)度过自己愉快的童年生活。

主要描绘了瓜果满街的秋,戏园子里的茶房,天安门的华表,太庙的松林,故宫的角楼,景山的五峰等景色与见闻。除了此篇,该书还收录了很多作者的经典散文,内容涵盖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童年的回忆、对师友的杂忆等。且对于林海音的北平生活、台湾生活都有涉及。

六、想北平阅读答案?

1、标题中的“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作者不在北平。

【结合背景,体悟感情】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

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

强烈。

2、我们能不能将题目中的“想”改为“写”呢?

不可以。

“想”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可能只是客观地描写,最多只是惊叹,赞美。

“想”字就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

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七、张恨水北平的春天阅读理解?

在北平的春天的特点是,太慌张;欠腴润。或短促;枯燥。

当时的北京正处于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时期,所以传统文人,喜欢居住在城市,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却怀念乡村以及具有乡村风光的自然景色,留恋山水田园的恬静幽闲,这都表现了传统文人的崇尚自然,悠闲超脱的文化趣味。

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八、忆北平的旧岁阅读答案?

答案:

1.循规蹈矩/精疲力竭

2.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写作顺序的掌握。本文是按照年前的准备、过年时的情景、年后的习俗来写的。

3.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写作顺序的掌握。本文是按照年前的准备、过年时的情景、年后的习俗来写的。

4.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联系全文,我们可归纳为(1)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置备新衣;(2)烧年菜;(3)孩子们踩岁、辞岁、压岁。

5.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俗语的积累。平时学习时,要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多积累写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等。

九、五月的北平,阅读感悟?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

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

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

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

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不肯离开。

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

这实在是件怪事。

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和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前景物吧。

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

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满地。

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

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的顶着。

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

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

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

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今年春季无风)。

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

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

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铺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照着上面所谈,这范围还是太广,像看《四库全书》一样。

虽然只成个提要,也觉得应接不暇。

让我来缩小范围,只谈一个中人之家吧。

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

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

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

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

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

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里度过寒冬搬出来。

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的开过花了。

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

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颠,对北平城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

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成的。

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

所以这类树,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不十分粗。

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

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

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有刺,像藤萝(南方叫紫藤)。

不过是白色的而已。

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

尤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

在五月里,下过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阴。

白色的洋槐花在绿枝上堆着雪球,太阳照着,非常的好看。

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

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润在幽静淡雅的境界。

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

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

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面,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像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

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

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人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画意的。

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

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

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

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

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株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阴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

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

太多了,我不能把她一一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好年头儿”;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阴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骨蕾推了过去。

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

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特别有风趣。

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

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

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

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

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

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粉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

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阴来,这绿阴在人家不是幽丽,巧是凄凄惨惨的象征。

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哀亦无益何!

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

十、北平最美的时候阅读理解?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的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以花为粮的丰台开始一挑一挑的往城里运送叶齐苞大的秋菊,而公园中的花匠,与爱美的艺菊家也准备给他们费了半年多的苦心与劳力所养成的奇葩异种开“菊展”。北平的菊种之多,式样之奇,足以甲天下。

像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残败,可是荷叶还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