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那时候开始,春节看“春晚”成为了很多北方人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然而在广东,除了那些漂泊异乡的外地人之外,本地人基本是不看春晚的。
除夕夜,广东灯火闪烁、烟花璀璨、爆竹轰鸣,既有庙会,也有灯会,尤其花街更为热闹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迎春花市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晚”相比,这些才是我们的传统习俗。
派红包同样是过年的一大特色,然而当在网上看到各个版本的“全国压岁钱地图”时,广东人都被惊呆了。在广东,大家把红包称作利是,利是的意义在于一种祝福,寓意大吉大利,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其他地方都让过年红包变味了,动不动就几百元以上,甚至几千元以上。
广东人绝对不会让利是成为“面子工程”,更不会让它成为“攀比工具”,五元红包、十元红包极为流行,一元红包仍未彻底告别时代,即使遇到与自己关系特别亲密的小朋友,二百元的红包基本已经封顶了。
对于广东人来说,不管任何节日,拜神祭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行大运、醒狮等等也是广东人过年的一大特色。据史料记载,醒狮最早来源于远古时期的“驱傩”,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人的南迁,醒狮文化也被带入岭南。
在过去,醒狮有着南北之分,看过《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的观众对此应该会有印象,然而北狮早已变得越来越没落,南狮却一直那么兴盛,甚至还被带到了全世界,广东醒狮同样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清明节
都说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而对于很多广东人来说,清明节甚至比春节还要重要,不为别的,只因自己的祖先才是广东人最大的信仰。而在北方,很多地方就连祠堂都不复存在了,实在难以理解。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过去,天气是对清明拜山最大的考验,在当今时代,大家最担心的不是天气,而是塞车问题,清明假期本来就已经很短,塞车已经成为了必然的事情,然而不管行程有多么艰辛,广东人拜山祭祖的决心也不会动摇。
三,端午节
就在今年,广东各地过端午节的盛况成功冲上了热搜,论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广东人认第二,国内其他地方的人应该不敢认第一,更有很多人早已不把端午节当一回事了,不然韩国人就不够胆说我们的端午节是抄袭他们的了。
有网友表示,屈原是湖北人,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不是应该湖南人和湖北人最重视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