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产收益扶贫的资产类型包括?

241 2023-10-23 05:45 admin   手机版

一、资产收益扶贫的资产类型包括?

扶贫或其他资金直接投资农户和村集体自有资源或权益自然资源扶贫或其他资金投资生产设施和不动产

二、资产收益扶贫标志指的是什么?

资产收益扶贫。是指扶贫款项通过投入项目建设开发,所产生资产效用的持续、长效效益的扶贫方式。

三、财政支持社会救助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的重要性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对于建设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救助是一项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财政支持,可以确保生活在困境之中的人们得到必要的帮助与保障。

1. 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社会不平等是一个现代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可以缓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减轻弱势群体的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

2.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社会救助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获得必要的食品、住房和医疗等基本需求。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可以为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3. 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一部分弱势群体得到帮助,克服困境后,他们有可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这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4.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可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建设。通过向社会救助提供财政支持,政府可以倡导和实施更加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福利。

5. 增强社会凝聚力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还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当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关注时,他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6. 提升国际形象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也对国家的国际形象有积极的影响。一个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平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起国家的良好形象,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的实施策略

1. 明确政策目标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需要明确具体的政策目标,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救助标准,确保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2. 加强财政资金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救助资金的充足性和稳定性。只有实现财政支持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社会救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解决困境群体的问题。

3. 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防止腐败和滥用现象的发生。

4. 加强宣传和社会参与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于财政支持社会救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推动救助工作的格局。

5. 推动制度创新和改革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需要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和改革。通过改革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的前景展望

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在当前和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财政支持社会救助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同时,财政支持社会救助也将成为政府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对于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管理和监督,创新和改革制度,共同努力,为困境群体提供更好的救助和保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产业扶贫占财政扶贫支出的比例?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郁静娴)“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在16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了产业扶贫进展成效。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投入,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40%。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6800多亿元。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贫困劳动力在本县内乡村企业、扶贫车间务工的超过1300万人,占务工总人数近一半。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贫困地区提供了载体,也加快推动了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据统计,贫困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亿亩、农产品初加工设施4.3万座,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4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71.9万家,创建各类扶贫产业园2100多个,组建4100多个产业技术专家组,招募4000多名特聘农技员,产业发展保障更加有力、后劲明显增强。

“通过产业扶贫,不仅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还激发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精神状态。”刘焕鑫说。依托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90多万人。

贫困地区大多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特色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晚,同质化往往体现在卖‘原字号’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拓宽市场空间。”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说。

五、扶贫项目收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降低产业项目收益标准。积极向上级政策制定和扶贫部门反映,建议降低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标准,提振乡镇和村屯实施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政策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参与产业扶贫。立足本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有目标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经销等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结构形式,与贫困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六、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有序推进确权登记,做好资产移交,并纳入相关管理体系。

《意见》要求,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东西部协作、社会捐赠和对口帮扶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分类建立管理台账,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

《意见》指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要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衔接,遵循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及行业管理等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扶贫项目资产受益群众的特殊性,资产权属和收益权尽量下沉。

对于扶贫资产的后续管护运营和收益分配使用,《意见》提出,对经营性资产,要加强运营管理,完善运营方案,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做好风险防控。各地可根据实际,探索实行集中统一管护。管护经费根据运营方案原则上从经营收益中列支。对公益性资产,要加强后续管护,完善管护标准和规范,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和管护经费。扶贫项目资产收益重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意见》强调,严格项目资产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国有和集体扶贫项目资产,确需处置的,应严格按照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手续进行规范处置。将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抵押担保的,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对以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入股或参股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应明确股权的退出办法和处置方式等。属于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收入应重新安排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七、中国财政是如何扶贫?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肩负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八、资产收益率与平均资产收益率有什么差别?

资产收益率=本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本年资产总额=6,283,816/727,610,068=0.0086 平均资产收益率=本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6,283,816/[(727,610,068+587,811,034)/2]=0.0096

九、流动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怎样算?

固定资产回报率就是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占固定资产成本的比例。比例越高回报率越好,反之,比例越低说明产生的效益越低。固定资产回报率能反映投资的盈利能力,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对企业来说,他要求是成本最低化,利润报酬最大化,所以企业固定资产回报率当然越高越好。

十、扶贫收益是指什么?

扶贫收益是指通过扶贫工作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扶贫工作包括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教育水平等。这些工作的成果将带来一系列的收益,如减少贫困人口、提高社会稳定性、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环境质量等。

这些收益不仅对贫困人口有益,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扶贫收益是评估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