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方案和措施
1.是的,为完成精准扶贫指标,村干部们分拆户口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2.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达成扶贫指标,会对村干部利益作出承诺,例如提高工资、评优评先等,因此村干部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会在其村子内部将一户人家的人口分隔开来。3.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合法,因为户口的分割和合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程序,村干部不能擅自操作。总的来说,为了较快地完成精准扶贫任务,有些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的做法并不规范,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管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社区精准扶贫总结
可以报销,但是只能报销一部分,具体比例各地不同,需提前向有关部门询问清楚。
异地报销需要回参保地,报销时大概需要的手续有:住院病历;费用清单;住院发票;出院小结;
疾病诊断书;身份证、户口本;合作医疗本(或证、卡);转院手续或证明(单位打工证明或急诊证明)。
精准扶贫户就诊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在院内有专门的惠民检查,一些检查项目只收很少的钱。医生开具乙类、丙类的检查及药物需要同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上级政策强制要求的)才能开具。
中国精准扶贫医疗救助项目有:肿瘤、肝病 (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轻中度肝硬化肝腹水等)、糖尿病 (Ⅰ型、Ⅱ型糖尿病 )、子宫肌瘤 、其它病种根据需要会逐渐增加。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标准
1、重特大疾病救助标准: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七种重特大疾病的合规门诊医疗费用按100%的比例给予补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1万元。
重点救助对象和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按70%的比例给予住院医疗救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5万元(含门诊补助金额)。
2、重症(慢性)疾病救助标准:其他重症(慢性)疾病的合规门诊医疗费用按50%的比例给予补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5000元。
3、医疗费用救助标准:重点救助对象和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按70%的比例给予补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2.6万元(含门诊补助金额);低收入困难对象按60%的比例给予补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1万元(含门诊补助金额)。
4、低收入救助标准:按60%的比例给予住院医疗救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2万元(含门诊补助金额)。
5、因病致贫家庭救助标准:对其自付费用超出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以上(含2倍),对其超出可支配收入2倍以上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住院医疗救助,年最高补助封顶线为1万元。
扩展资料:
1、中国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报销范围
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赔付后的个人负担费用纳入补助范围。对确需到非定点医院救治或异地就诊的医疗救助对象,应当按规定履行转诊手续。
合规的诊疗和医疗费用范围、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等,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执行。
2、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方式
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
重点救助对象、低收入困难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审批的重特大疾病和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慢性病病种,可申请门诊医疗救助。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三、社区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
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四、社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方案及措施
精准扶贫,科技扶贫,政策扶贫,
五、社区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五保户散养的办理流程一般如下:
申请:五保户需前往当地村委会、社区或镇政府办理散养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交必要的材料。
审核:当地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会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并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散养的可行性和范围。
鉴定:在审核通过后,当地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将对五保户的养殖场或场地进行鉴定,评估散养的养殖规模、合理数量等因素,以确保散养活动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发放许可证:当五保户的散养申请被批准后,相关部门将发放散养许可证,该证明是散养合法的凭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散养办理流程可能略有不同,具体的流程应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法规进行办理。在办理散养的过程中,申请人需遵守相关的养殖规定和法律法规,保障养殖安全和生态环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