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扶贫政策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具体措施:
一、精准建立“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台账
1.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底数台账。
2.建立教育扶贫基本情况台账。
3.建立教育扶贫工作推进台账。
二、稳步提升“三区三州”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保障义务教育。
2.发展学前教育。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5.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6.实施好“三区三州”现有免费教育政策。
7.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8.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力度。
三、面向“三区三州”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
1.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
2.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
3.强化学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
四、多渠道加大“三区三州”教育扶贫投入
1.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
2.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
3.集聚“三区三州”教育对口支援力量。
扩展资料:
意义:
中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
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巩固国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贫在构架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
许多贫困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表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有些还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的急需的资源,有计划地开发这些地方的经济,可以带动社区的发展;从全国整体考虑,开发这些地区可为将来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转移,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建设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扶贫-百度百科
赌博欠债的也可以扶贫,两夫妻月收入七八千这些都是家里两层楼也可以扶贫,村干部是干嘛的,有些还是村干部想给谁就给谁的,村里人人都知道,却没办法
什么是扶贫,有钱,还做生意,抽好烟,不用干活的人才能扶贫。不信来我们村查
二、什么是扶贫三保障
1.义务教育的保障:“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方针。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基本医疗保障: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大大减轻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3.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到2020年,将完成重建200万个有档案和身份证的贫困家庭的危房的任务。农村贫困地区危房改造力度加大。
三、中国城乡综合性就业扶贫措施体系,加强什么建设
11月19日,国新办举行就业扶贫实施有关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效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五年来,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构建了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的就业扶贫工作体系。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套政策,两大方向,三项手段,四个重点。
一套政策。在试点先行、地方探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整套就业扶贫的政策措施体系。政策惠及贫困劳动力、贫困地区、市场主体、就业服务机构等对象,贯穿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各个渠道。对企业吸纳的,给予定额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对自主创业的,给予限额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和创业补贴;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给予岗位补贴,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对参加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培训期间的生活费补贴,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
两大方向。坚持外出务工与就地就近就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口支援、省内帮扶等机制,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服务,帮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愿出尽出。目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达到2973万人。另一方面,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加强扶贫车间等载体建设,累计建设扶贫车间32688个,吸纳贫困人口43.7万人;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培育致富带头人41万多人,带动406万贫困人口增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496.3万贫困人口。
三项手段。利用服务、培训、维权这三项手段协同发力。坚持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建立人员帮扶清单和岗位需求清单,实施特色稳岗帮扶,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坚持针对性技能培训,满足贫困劳动力技能提升多元化需求,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定向定岗培训、在岗提升培训、以工代训,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院校,累计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政府补贴性培训838万人次。技工院校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34万人。坚持全流程权益维护,加强企业用工指导,维护贫困劳动力合法权益,实现“跟踪一人、落实一人、保障一人”。
四个重点。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52个未摘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湖北四类重点地区,在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倾斜支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政策支持,促进358万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组织上海、广东等东部6省市实施支援湖北劳务协作行动,开展定向劳务对接,目前,稳定在6省市务工的贫困劳动力199万人,占湖北省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总数的75.6%。
一套政策。在试点先行、地方探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整套就业扶贫的政策措施体系。两大方向。坚持外出务工与就地就近就业两条腿走路。三项手段。利用服务、培训、维权这三项手段协同发力。四个重点。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52个未摘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湖北四类重点地区,在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倾斜支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