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古诗?
古诗有很多。
例: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二、表现农村儿童可爱情态,的古诗诗句?
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2、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5、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6、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三、儿童拜年古诗?
古诗:《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四、早春儿童古诗?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涉及到的古诗比较多,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立秋古诗儿童?
立秋,是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开端,在沿海地区意味台风多发的季节。立秋尚在三伏期间,暑热未消,凉风偶至,也是明月夜纳凉赏白玉盘的好时节。
古朗月行
李白 〔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
六、儿童易学古诗?
《江南》,《咏鹅》,咏柳,《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七、儿童古诗鸳鸯?
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
3.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出自宋代柳永的《甘草子·秋暮》
4.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出自宋代贺铸的《惜余春·急雨收春》
八、儿童必学古诗?
以下是一些儿童必学的古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清·袁枚《所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清·高鼎《村居》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唐·白居易《池上》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词可能还有很多。
九、儿童的古诗?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yuè)。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十、儿童不见古诗?
儿童不见有关诗句,例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