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为什么要退出北约,又要加入北约?
法国从来没有退出过北约。
法国只是在1966至2009年期间,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北约政治成员国身份,法国一直都有保留。
法国当年之所以坚持要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把驻法国境内的美军赶走。主要是因为北约成立后,美国主导北约运作,大家名义上是盟友,实际则是“一主多仆”。
这种组织架构,显然会严重损害法国的国家利益。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戴高乐主义”。要求美国改变北约由美国主导的格局,建立由美、法、英三国指挥的新格局。试图提升法国在北约组织内的话语权。
但众所周知,二战时,法国贡献不大。参加过二战的美国老兵很蔑视法国。
就连战后的安理会五常席位,也是死对头英国在美国面前争取后才获得的。
在美国人看来,法国并没有与自己平起平坐的资格。
因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就断然拒绝了戴高乐的要求。
提议造拒绝后,法美矛盾凸显。为了给美国的傲慢予以还击。
1959年3月至6月,戴高乐先是宣布法国地中海舰队不受北约指挥。接着又拒绝美国在法国设置核武器的请求,并迫使美国撤出其在法国的核弹及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走出了法国独立自主,摆脱美国控制的第一步。
1960年前后,戴高乐曾试图拉拢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组建英法同盟,对抗美国。
但麦克米伦坚持“大陆均势”政策,不愿意与法国合作。
如1962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了逼法国放弃独立核计划,就抛出了一个名义上隶属北约,但实际上由美国控制核按钮的“多边核力量”。
这种自动放弃核按钮的条约,如果签字了,那么法国核武器就掌握在美国手上了。
所以戴高乐就坚决不加入这个计划,无论肯尼迪如何威逼利诱,他都不加入。并且他还力劝麦克米伦也不要加入。
结果麦克米伦不听劝,与美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拿骚协议》,放弃了核按钮,沦为了美军的“导弹基地”。
后来,英国又拒绝加入欧共体,故意给欧洲一体化添堵。
因为这些事,英法矛盾凸显。此后,戴高乐不再对英国人抱有任何幻想。
在他看来,英国自甘堕落。
与英国闹掰后,戴高乐下定决心,既然自己追求法国政治、军事、外交的自主性,那么就只能进一步与北约撇清关系。
下一步,就是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啥叫“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呢?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对北约成员国军队进行统一指挥、军事训练、军事演习、共同制订战略计划、实施统一的武器装备和标准,建立相应的军事基地和后勤设施的军事一体化机构。
这个机构,相当于是欧洲各国军队的总司令部。它的存在,保证了美国能对欧洲各国的军事武装进行遥控。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后,该组织就不再是法军的“司令部”了。所有法军亦不再受北约指挥。法国有了军事自主性。
戴高乐主导法国“退群”后,宣布法军从北约各国退兵。同时要求各国撤出在法国的驻军。
1967年,被下了逐客令的美国和北约国军队全部撤出法国。同时北约机构和北约总部也从巴黎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从此时开始,法国将自主负责本国防务,不再需要美国的“照顾”。
法国和“北约一体化组织”一刀两断后。戴高乐按照法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独立的安全防御体系和军工产业,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军事指挥系统。
即便是戴高乐下台后,继任的四任法国总统也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贯彻。
所以2009年之前,北约的会议,法国只是派联络员参加。法军是否参加北约的行动,取决于该行动是否符合法国的国家利益。
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法国就在安理会上投了反对票,并且表示不派兵协助美军。
不过在2009年时,法国萨科齐以:“单一孤立的国家是没有影响力的国家,法国要在未来全球安全事务中发挥影响力,必须摈弃旁观者立场,成为北约军事决策的圈内人为理由”,提议重新加入“北约一体化组织”。
这个提议在国会以329票赞成,238票反对获得通过。
于是法国再次加入“北约一体化组织”。法军的军事和政治自主性也再次丧失。
这一变化,让法国国内的“戴高乐主义”支持者极为不满。
去年10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里昂参观一场博览会时,就被一名民众用鸡蛋砸脸。该民众在扔鸡蛋时,曾高喊“革命万岁”。
事后据媒体的报道,袭击者是“戴高乐主义”的支持者。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马克龙第一次被袭击了。
今年6月,马克龙在东南部德龙省的坦耶尔米塔格县考察时,曾突遭一名男子掌掴。打人的男子在动手前,曾大喊“打倒马克龙”。
插一句,在法国袭击总统是违法行为。
按照法国刑法典第222-13条规定,暴力袭击国家机关执法人员,未造成丧失工作能力病假,或丧失工作能力病假(ITT)8日以内的,嫌犯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罚款45000欧元。
掌掴马克龙的男子,事后就被法院判处监禁四个月。
明知道违法,却依然有人要这么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自萨科齐自废武功后,法国严重偏离了“戴高乐主义”,让一部分法国人很不满。
法国秉承“戴高乐主义”的时代,一直拒绝美国对法军的控制,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站在现在来看,简直英明)
在硬钢英美的同时,法国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
虽然法国的这一系列操作,无法撼动苏美两家的超级霸主地位。但却扎实巩固了法国作为欧洲一极的身份。
普京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三个半国家。那半个,有人猜是印度,有人猜是法国。
独立自主,这是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最大的区别。如果没有独立自主,法国凭什么自称欧盟老大?欧盟内的小弟又凭什么服法国?
可是,在美国意识形态的忽悠下,法国却放弃了独立自主,开始唯美国马首是瞻,失去了欧盟小弟和世界很多国家对法国是“世界一极”的认可。
像这种既丧失了军事独立性,又丧失了外交自主性,同时还没捞到什么实际利益的自废武功行为。稍微有点追求的法国民众,自然要强烈抗议。
去年的“美澳潜艇订单风波”,让法国丢人丢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乳法”风波。
法国人一向心高气傲,这种丢人行为,哪里能忍受?
而法国的政客们,又怎么可能不抓住这个拉拢人心,争选票的机遇呢?
于是,现在的法国又开始有了退出“北约一体化组织”的呼吁。
不过,以现在法国政客的尿性,法国基本不可能退出“北约一体化组织”。
而以法国人一贯的尿性来看——对自己的英雄从来都是用完就扔。贞德被烧死,拿破仑被资产阶级背叛,戴高乐被民众抛弃;对背叛法国利益的法奸从来都是推崇备至,做了法奸的贝当却能活到90多岁。出卖阿尔斯通的马克龙却能当总统。
法国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法国人民孜孜不倦的作出来的。
未来的法国,可能不会再有勇者了。
未来的法国,几乎不可能再有勇者与美国和北约闹掰了。
二、北约国家加入北约的原因?
北约就是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者叫北大西洋集团也可以,它成立于1949年8月24日,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他们成立的目的就是,全体成员国受到攻击时,北约成员国可出兵防卫,维护成员国安全
北约指的是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是由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组成,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其名义上是为防卫协作而建立的,实际上,他们就是一伙儿欺行霸市的家伙,为什么这么说呢?北约以美国为首,美国想要怎么干,对北约发号施令绝对好使,因为北约的其他成员国都没有美国强大,美国说什么他们是不敢不听的,
北约的成员国现在有30个,他们分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挪威,冰岛,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黑山,北马其顿,土耳其。
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全世界其他国家,这样的话就有很多国家愿意加入他们这个组织,其中就包括乌克兰,普京也想加入北约,但北约不要他,为什么不要他呢?因为北约成立之初,目的就是想要对抗前苏联,现在就是对抗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太大了,把俄罗斯加入北约俄罗斯就变成了老大,北约成立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北约就逐步的向俄罗斯方向扩大,吸纳中间的国家加入北约,也就是北约东扩,
三、北约名言?
北约全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三十个成员国,是一个军事同盟组织。
北约的格言是:Animus in consulendo liber意思是"不受拘束的思想"。
这句话来自于古罗马历史学家撒鲁特所写《卡蒂林的阴谋》一书。是由北约理事会所选,以反映北约“协商的精神”。
四、何为北约?
答: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军事组织,现有30个广成员国。
北约是二战后西方军事阵营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它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防御体系,是美国实现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五、北约全名?
北约的全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欧美的军事联盟,是为了对抗前苏联的军事组织,该组织以美国为首,该组织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荷兰,土耳其,波兰,娜威,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冰岛,加拿大等十九个国家(2001年),组成,英文简称NOTA。中文简称北约。
六、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和北约区别?
区别:
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全名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CCDCOE),是个国际性的军事组织。以北约区别就是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是北约的军事机构,北约国际上不承认的非政府机构。
七、北约与北约盟国有啥区别?
北约是指北约的协约国家,主要是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就经济,政治,军事等达成一系列的同盟的组织。
北约盟国主要指北约国家和北约国家建立同盟的一些国家组织,,不但指欧洲协约国还包括亚洲等一些与北约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同盟国家,比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
八、爱尔兰入北约
近年来,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地缘政治的转变,爱尔兰入北约的话题成为了关注焦点。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国际政治和军事组织,由北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组成,旨在维护成员国间的安全和防御利益。
爱尔兰与北约的关系
爱尔兰一直保持着中立政策,不参与大规模的军事联盟。这主要是因为爱尔兰历史上长期受到英国的统治,独立后希望保持中立,避免再次被牵涉进其他国家的战争之中。
然而,在当前全球安全形势的背景下,爱尔兰对于加入北约是否有必要的讨论日益增多。一方面,参与北约可以提供对抗恐怖主义、俄罗斯等潜在威胁的安全保障,加强与其他北约成员国的防务合作。另一方面,加入北约也有可能使爱尔兰卷入到一些不符合它自身利益的战争中。
爱尔兰入北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保障:加入北约可以获得来自其他成员国的安全保障,提升爱尔兰的国家安全能力。尤其是在当前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峻、俄罗斯在地区影响力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加入北约可以增加爱尔兰的防御实力。
- 主权独立:爱尔兰保持中立的传统可以帮助它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自主制定政策。加入北约可能会使爱尔兰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受到其他成员国的影响,可能削弱其独立性。
- 地区稳定:爱尔兰一直在北爱尔兰问题上与英国进行和平进程,加入北约是否会对爱尔兰-英国之间的关系产生复杂影响,引发地区的不稳定局势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支持与反对的观点
对于爱尔兰入北约,支持和反对的观点众多。下面是一些主要观点的总结:
- 支持派:
- 北约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安全保障组织之一,加入北约可以有效提升爱尔兰的国家安全能力。
- 参与北约可以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军事合作,提高爱尔兰的防务能力,有效对抗地区和全球威胁。
- 加入北约可以增强爱尔兰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加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机会,为爱尔兰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 反对派:
- 爱尔兰保持中立的传统有助于维护爱尔兰的主权独立,加入北约可能会削弱其自主性。
- 北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军事联盟,加入后可能被卷入不符合爱尔兰利益的战争中。
- 加入北约可能导致爱尔兰与英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对地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
爱尔兰入北约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问题。无论支持派还是反对派,他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在决定加入北约之前,爱尔兰应该充分权衡利弊,考虑国家长远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并进行广泛的公众讨论。最终的决策应该符合爱尔兰的国家利益,并且能够维护爱尔兰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和主权。
九、芬兰没加入北约
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是成立于1949年的国际军事组织,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它的成员国之间建立了一种集体防御机制,旨在保护成员国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然而, 芬兰作为北欧国家,一直未加入北约,这也成为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芬兰虽然与欧洲大陆接壤,但其安全与北约成员国相比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周边国家相比,芬兰在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对稳定和独立的发展。同时,该国在国防上拥有高度自主的决策权。
芬兰的对外政策是永久中立,这一政策可追溯到冷战时期。在冷战期间,芬兰积极采取中立的立场,不参与两个阵营的对抗,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芬兰对中立政策的坚守并未改变。
为什么芬兰不加入北约?
对于芬兰来说,加入北约既有利有弊。虽然加入北约可以进一步保障芬兰的安全,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其他问题的出现。
首先,加入北约会改变芬兰作为中立国家的身份和形象。中立国家不参与外部冲突,旨在通过保持中立的立场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和平。如果芬兰加入北约,将意味着放弃中立的身份,加入到军事联盟中,可能导致其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升级。
其次,加入北约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安全保障。北约成员国之间可能存在分歧和利益冲突,导致某些情况下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此外,北约的行动和政策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不满和反对意见,使芬兰面临外交和安全上的挑战。
另外,加入北约也意味着芬兰需要增加国防开支,以满足北约的要求。北约要求成员国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达到2%,这对于芬兰这样一个小国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芬兰需要为军事装备、人员培训和军事基础设施等方面增加投入,这可能对国家的其他领域造成影响。
芬兰的安全保障策略
芬兰作为一个非北约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自身的安全。首先,芬兰注重建立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该国与瑞典、挪威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等进行了密切的安全合作,包括共同演习、情报交换和军事合作等,以强化地区的综合安全环境。
其次,芬兰加强了自身的国防能力。该国通过持续的国防投资和现代化改革来提升其军事实力。芬兰军队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并与其他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军事合作关系,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威胁的能力。
此外,芬兰还通过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欧盟的共同安全政策来提升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芬兰积极参与各种多边机构和合作框架,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推动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芬兰未加入北约是其秉持中立政策的结果。芬兰坚持中立的原则,并通过与邻国的合作以及提升自身的国防能力来确保国家的安全。虽然加入北约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但芬兰需要权衡其中的利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做出明智的决策。
十、芬兰 瑞典 加入北约
尽管自二战以来北约就一直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然而对于芬兰和瑞典这两个北欧国家来说,加入北约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如今,随着俄罗斯在北欧地区的军事活动加剧,以及全球局势的不稳定,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芬兰和瑞典的现状
芬兰和瑞典作为北欧地区的两个非成员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以中立的立场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平衡。然而,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和地缘政治变化已经迫使这两个国家重新评估他们的安全政策。
作为一个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芬兰一直保持着警惕。自从克里米亚危机以来,芬兰一直目睹着俄罗斯在北欧地区的军事活动不断增加。北约已经在波罗的海地区加强了存在感,以保护其成员国的安全。对于芬兰来说,加入北约被视为一种对抗俄罗斯的方式,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与芬兰类似,瑞典也对俄罗斯的威胁感到不安。尽管瑞典一直坚持自己的中立政策,但是在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和地缘政治变化时,瑞典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安全政策。瑞典认为加入北约将为其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并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加入北约的利弊
芬兰和瑞典为是否加入北约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支持加入北约的人认为这将为两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特别是在面对俄罗斯的威胁时。加入北约将使芬兰和瑞典能够与其他成员国分享情报,并获得来自北约的军事援助。
此外,加入北约还可以提高芬兰和瑞典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望。作为北约成员,这两个国家将能够参与决策制定过程,对北欧地区的安全局势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然而,反对加入北约的人则担心加入北约会破坏芬兰和瑞典的中立地位,并对俄罗斯产生不必要的敌意。加入北约可能会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并导致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升级。
此外,加入北约还需要芬兰和瑞典投入大量的军事资源。他们将需要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费支出,并改变现有的安全政策。这可能会对两个国家的预算产生巨大压力,可能会影响其他领域的发展。
国内和国际的关切
加入北约不仅对芬兰和瑞典两国有着重大影响,也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关切。
在芬兰,加入北约的问题成为政治上的敏感问题。支持和反对加入北约的人分别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在公众舆论中展开激烈的争论。芬兰政府需要权衡各方利弊,并谨慎作出决策。
而在国际社会中,加入北约涉及地缘政治和军事平衡的问题。俄罗斯对此高度关注,并发出了明确的警告。其他北约成员国和北欧地区的国家也对此持观望态度,担心加入北约会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变数。
未来展望
尽管加入北约对芬兰和瑞典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但面对目前的局势,加入北约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芬兰和瑞典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前线。加入北约将为他们提供一个官方的安全合作平台,使他们能够与其他成员国合作,并共同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然而,加入北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并审慎考虑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同时,其他北约成员国和国际社会也需要理解芬兰和瑞典作出的决定,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无论芬兰和瑞典是否最终选择加入北约,他们的安全和稳定都是整个地区和国际社会的重要利益。希望经过深思熟虑的讨论和决策,能够为北欧地区带来更大的安全和繁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