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道路建设是指?
农村道路是指修筑在野外乡村地区、供当地各种非机动车辆和拖拉机行驶,也可通行汽车的道路,一般是沟通乡到村、村到村或田间生产基地到乡、村的道路修筑在野外乡村地区、供当地各种非机动车辆(如人力车、兽力车、自行车)和拖拉机行驶,也可通行汽车的道路,一般是沟通乡(镇)到村、村到村或田间生产基地到乡(镇)、村的道路(见彩图)有些国家对于通往盐场、鱼场、茶林、果林、营地、矿区等处的道路,虽可通行汽车,但其目的不是供社会上车辆(公共交通车辆、私人车辆)使用,不称公路,称农村道路在中国,这些道路属专用道路范畴,不称农村道路中国各地情况差异甚大,有的农村道路经常通行汽车,则须按公路标准修建无论在山区或平原区,路宽一般为 4.5~ 6.5米,在平原区车辆较多时一般为7米;如车载农作物很宽,还应增加道路宽度只通行人、兽力车或拖拉机的道路,可根据当地这些车辆的尺寸减缩路宽,但如允许汽车通行时,路宽应不少于 4.5米
二、农村道路建设归哪个管?
归交通局管理; 交通局是主管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管理的市政府工作机构,内设办公室、人事科、综合科、财务科、计划基建科、政策法规科等6个职能科室,共有市直交通事业单位8个,其中,正县级3个:市公路管理局、市航运管理局、市地方铁路管理局,副县级2个:市运输管理处、市交通稽查支队,正科级3个:市交通战备办公室、交通信息中心、市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三、2023年农村道路建设标准?
县道不低于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建设乡道、村道主干线(控制点为村(居)委会所在地)采用不低于单车道四级公路标准建设,并充分利用富余路基保障路面的宽度。村组公路,每村须有1-2条其他主线达到单车道四级公路标准,其他村组公路可适当降低技术指标,但必须充分利用富余路基,保障路面宽度。
路基宽度双车道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不低于6.5米,单车道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其他村组公路不低于4.0米。
四、农村道路建设有何要求?
农村道路用地属于农用地,不属于建设用地。 在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中,农村道路用地属于农用地,不属于建设用地。 农村道路用地应当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中明确:农村道路可作为设施农用地办理用地手续,由市、县政府审批,报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不纳入农用地转用范围,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但涉及占用耕地的要落实补充任务。
五、农村道路建设归哪个部门管?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在乡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可以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和一事一议制度组织村道建设。
公路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第七条第三款规定,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六、农村村内道路建设标准?
1、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
2、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3、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路面应当选择能够就地取材、易于施工、有利于后期养护的结构。
七、农村道路建设属于哪个部门管?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在乡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可以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和一事一议制度组织村道建设。 第三条 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安全至上、确保质量、生态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指导、监督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负责,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扶持和促进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
八、2021年山东农村道路建设标准?
2021年国家农村修路标准 村村通 户户通都通路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组织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为:
(一)国道不少于20米;
(二)省道不少于15米;
(三)县道不少于10米;
(四)乡道不少于5米。属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不少于30米。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安全视距等要求确定。
九、农村道路建设最低宽度是多少?
现在,农村的村村通工程路面一般四米左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交通工具轿车、大型农业机械等走进寻常百姓家,道路实际路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所需。在乡村公路上,因路面狭窄以及路面高于地面原因(有的地方近半米以上),相向车辆无法避让,造成路面拥堵现象屡见不鲜。出现这方面问题,原因很多,本文不再详细分析。
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有的地方村组开始对路面进行加宽,但到底路面应该加宽多少呢?根据最新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规定:农村道路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0米、小于等于8米,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8米,用于村间、田间道路交通运输,并在国家公路网络体系之外,以服务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道路(含机耕道)。看了以上规定,大家想必很明白了,也就是说,农村道路宽度不能超过8米。
十、新农村建设道路标准要求?
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标准。
一是:要求农村公路应按照等级路标准建设,县道应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道、村道应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二是:规定了路基路面宽度,乡道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
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5米、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村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硬(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
三是:对特殊地区建设标准区别对待,三州及盆周山区部分工程量大、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建设,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报市(州)交通运输局(委)现场复核批准后,乡道和村道可按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且两边设置不小于0.5m的硬路肩,错车道数量不少于每公里3处。四是:对农村公路路面结构作了规定,通乡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应采用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