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被抚养人标准?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虽未离婚,但夫妻因感情不和已分居,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3、未结婚,有非婚生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4、其他情况。如成年但仍在上高中的子女的父母,应给子女抚养费。
对于离婚要给子女多少抚养费的问题,最高法院有规定,分两情况: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按有关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就是说可以按月或按年给,当然要是手中掌握大量的财产的情况下,按标准一次性给齐,也是可以的。
二、孩子满18岁能要抚养费吗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所以,满18岁的人已经成年,如果在上高中,可以要求父母抚养,但是大学教育费用的负担不是父母的法律义务。不过,如果成年子女的父亲自愿给付或者经过协商由父母一方给付成年子女求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法律不禁止。
对于孩子的抚养费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可言,因为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那么结合家庭计算出来的抚养费数额就是不同的。如果有固定的标准规定,那肯定就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这对孩子的利益也有可能造成损害。当然离婚之后,其实也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抚养费数额的。
二、抚养人指哪些人?
抚养人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任父母或监护人职责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孩子的生物父母、继父母、养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朋友等。
在抚养人的角色中,他们需要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给孩子提供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负责。
他们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导和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品格特质。抚养人的责任和作用非常重要,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p
三、其他抚养人什么意思?
扶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囊括了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
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大病低保法定抚养人条件?
1、据了解,目前城乡医疗实施大病救助的主要病种有:尿毒症、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重症肝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大疾病。
2、需要救助时,由救助对象本人向社区居委会提交大病救助申请书进行书面申请,并提供居民身份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领取证、公办医院的正式医疗收费收据、处方及医疗保险部门的有关单据等证明材料以及县级民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3、申请人填写大病救助申请书后,交由社区居委会进行调查和初审,并如实填写《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申请审批表》,然后再提交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上报县级民政部门。
4、县级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费用情况、救助对象贫困程度及医药费情况等进行综合审查后,对符合救助条件者批准实施救助。
5、根据相关规定,大病救助标准为: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居民中低保对象符合医疗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内的医疗费用按50%的比例给予救助,但一年内累计救助金额不得超过6000元;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生活困难的城市低保对象个人负担在2万元以上的,其超过2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0%救助,但一年内累计求助金额不能超过2000元。
《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五、什么是第一抚养人?
严格地说,从法律角度而言,并没有“第一抚养人”这种说法,父母双方都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对孩子具有同等的教育、抚养义务。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以履行抚养义务,但不属于法定抚养人。
但从孩子的角度而言,抚养人在他心里是有顺序之分的,通常情况下,陪伴时间最久、最能满足其需求的,是第一抚养人;陪伴时间稍久、能满足部分需求的为第二抚养人,以此类推,形成排序,越往后在其心中的亲近性越小。
根据这个顺序,孩子会形成情感上的亲疏远近,而对第一抚养人最为依赖。而这个第一抚养人,可能是朝夕相入、陪伴最久的爷爷、奶奶,也可能是外公、外婆甚至保姆,可不管你是不是亲爸亲妈。
因此宝妈们往往会担心,由于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第一抚养人”的位置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抢走,孩子和自己就不再亲密。
六、共同抚养人继承权的条件?
双方协商,协商不好只能起诉,离婚案件中就孩子抚养问题,法庭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判决;
1,如果双方可以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出具判决书;
2,如果双方不能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法院会按照一人抚养一个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3,判决抚养的时候法院会参考孩子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判决,通常情况下,两周岁以内的子女原则上女方抚养,两周岁到十周岁之间的子女法院会按照有利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征求孩子意见。
抚养权归属
夫妻离婚,一般也会导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抚养权。失去抚养权的一方将失去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权利。不过,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然会享有探视权,可以在约定或裁判的时间内定期探视子女,与子女进行相对短暂的相处。
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七、父母和抚养人情况怎么填?
如果填表遇见填写父母的情况,父母的情况应该如实填写,实际抚养人就应该填写目前对你实际抚养人员的实际情况。
八、中国法律规定的抚养人
中国法律规定的抚养人
在中国的婚姻法和家庭法中,对于抚养人的定义和责任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法律的规定,抚养人是指具备抚养和照料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的人。
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抚养人不仅是指父母,也可以是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无论是父母抚养子女还是其他亲属抚养子女,都需要履行相应的抚养义务。
父母的抚养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有着重要的责任。无论父母是否离婚,都应当共同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
父母的抚养义务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障子女的身心健康。父母应当提供子女所需要的食物、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此外,父母还应当关心子女的成长发展,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关爱。
如果父母离婚,抚养子女的具体安排可以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进行决定。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利益,确定子女的抚养人和抚养方式。
其他亲属和法定监护人的抚养义务
如果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者没有合适的抚养条件,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可以成为抚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其他亲属和法定监护人有着与父母相似的抚养义务。
其他亲属和法定监护人作为抚养人,应当提供与父母相同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他们需要给予子女必要的照料和关爱,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
在确定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作为抚养人时,法院会考虑到子女的意愿和福利。重要的是保障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抚养费的支付
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经济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抚养人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法律规定另一个抚养人需要支付抚养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一个配偶没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对方应当承担抚养费的支付责任。抚养费的支付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涉及到抚养人的经济状况、抚养子女的需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另外,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如果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也可以要求父母或其他有经济能力的亲属支付抚养费。
相关案例
以下是一些与抚养人相关的真实案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法律规定。
案例一:
小明的父母离婚后,父亲没有抚养能力,母亲也无法独自抚养小明。法院判决小明的祖父母成为小明的抚养人,并支付抚养费以保障小明的生活和教育。
案例二:
小红的父母离婚后,父亲远离了家庭,没有履行抚养义务。法院决定小红的母亲作为唯一的抚养人,并要求父亲支付抚养费来支持小红的生活。
案例三:
小华的父母离婚后,父亲是一个残疾人,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法院确定小华的祖父母作为抚养人,并要求小华的父亲支付适当的抚养费。
总结
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抚养人是指具备抚养和照料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的人。父母是最主要的抚养人,但如果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也可以成为抚养人。
抚养人的责任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障子女的身心健康。在抚养过程中,经济支持也是重要的,如果一个抚养人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另一个抚养人需要支付抚养费。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法律规定的抚养人的定义和责任,确保子女的权益得到保障。
九、捡到小孩抚养人书面申请书范本?
以下的内容是捡拾弃婴收养申请书怎么写的内容,您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分析。
xxx市民政局:
收养人:
送养人:
被收养小孩:
收养人与送养人的关系:
收养人单位盖章:
备注:内容包括收养人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业,经济状况(夫妇年平均收入),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户口所在地,家庭居住生活环境,抚养教育小孩的能力,收养原因,目的,保证小孩健康成长等内容.
收养人情况证明:
收养人生育情况、子女情况证明:
十、孤儿的抚养人是不是监护人?
抚养人不是监护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离婚后监护人和抚养人的分离。但对于孤儿,一般说两者应该没有明确的区别。监护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监护主要是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监护是一种职责和义务,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监护人顺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而法定抚养人的相关规定和次序同监护人基本一样,法律同时还规定,特殊情况下,直系亲属有抚养义务。其二叔可以是监护人也可以是抚养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