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义乌产业分布?

281 2024-12-09 21:04 admin   手机版

一、义乌产业分布?

针织品,手工艺品,生活日用品。工具用品,休闲用品等等。

二、义乌主要产业?

衬衫行业是义乌最早成名的支柱产业之一,义乌衬衫产量约占全国衬衫市场份额的30%。大陈镇是全国最大的单品衬衫集聚地,先后获得中国衬衫之乡,浙江省衬衫商标品牌基地,中国衬衫名镇等称号。目前全市现有各类衬衫生产企业37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大陈22家,苏溪14家)。规上衬衫企业2020年实现销售11.2亿元,从业人员约5400人。义乌的衬衫行业以出口为主,主要出口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欧盟、南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三、义乌产业分析?

义乌产业发展概况

1、服装:已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和苏溪镇日产衬衫100万余件。大陈镇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 。

2、饰品:经过20多年的市场磨砺,义乌饰品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培育出了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及庆琳、琳琅、太阳花、贝尔和卓雅尼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饰品企业。如今,义乌饰品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3800多家,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产量和产值占全国饰品业的70%以上。

3、拉链:全市拉链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销量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强。2005年5月10日至12日,经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家考核鉴定组考核,授予义乌“中国拉链产业基地”称号。

4、针织:以袜业为主的针织行业,拥有袜机6万多台,其中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袜机3万多台,生产总量占全国的40%。

5、其它:毛纺:成为国内两大毛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印刷:共有大小企业400余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玩具:充气、塑胶、毛绒等玩具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义乌产业是什么?

义乌产业是指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义乌市发展的大规模小商品产业,包含了从商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等全产业链,以及以义乌市场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网络。义乌产业以其高效转型和快速发展的能力,成为中国以至全球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国际贸易中心之一。

五、义乌产业发展原因?

一、面临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1.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拓宽义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空间。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商品、资金、人员跨国流动壁垒降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推动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融合。

2.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市场开发为小商品市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国外市场对应,作为专业大国,蕴藏者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市场成长将是本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实现小康的必然选择。义乌小商品市场成长脱胎于农村集贸市场,于农村市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再加上原有成型并较为成熟的农村市场网路,农村市场的启动将会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产生重大而直接的推动力,为市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中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直以来,小商品市场的定位是经济落后地区,其市场产品在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较大,也是市场商品直接或间接流向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渠道。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人员素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跨地区办市场和各种商贸壁垒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中西部经济的启动,必然会带动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形成潜在的需求增加,从而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二、义乌人具有超强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开放意识和实干精神。

1.贫穷的生存环境使得义乌人依靠小农经济无法维持生存,他们只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想方设法靠自己求得生存,这就造就了义乌人“敲糖换鸡毛”的小商品生意。每一个小商品经营者都必须独自奔走四方,自主经营,并独自承担物物交换可能带来的利益风险。所以说,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是货郎担式小商品经济本身蕴涵的文化精神,是义乌人由来已久的精神品质。

2.义乌人敢于冲破各种僵化陈旧框框的束缚,大胆进行“三个有利于”的社会实践,具有第一个螃蟹的开拓冒险精神和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他们并不安于现状,自己开工厂,创办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他们知道只有懂得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义乌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不固守故土、不断向外寻求发展机遇,形成了走出去、在外向拓展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丰富发展自己的开放意识。他们“挖空心思”地捕捉商机,“绞尽脑汁”地寻找市场,积极开辟经营的空间。改革开放以后,义乌人就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远走国门外。

4.义乌人身上普遍具有讲究实际,不畏艰辛,能承受超常压力,注重实干,灵活变通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他们在拼搏中圆梦,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难活累活都会干。他们以自己的细心和精明揣摸市场行情,靠自己的含茹苦积累资本。就这样,他们开辟出了一条生路,磨练出了一身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甘愿置身体制外自主谋生,甘愿从事别人看不上的小商品生意,踏实苦干,既不因指责而与人争论,也不因成绩而与人炫耀。

三、政府的支持和领导。

1.刚开始义乌人进行鸡毛换糖的生意时,在那个时候这种行为被称为“投机倒把”,但是义乌的政策相对于其它地区比较宽松,那就是要开放,要让农民从农村里走出来,尤其是闲置的勞动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想工的工,想农的农,想商的商。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就应该顺应老百姓的要求,考虑到老百姓的需求。于是义务小市场的商业萌芽被保留下来。

2.在多地都兴起自己的小商品市场后,义乌的市委市政府看到了危机,主动鼓励个体户兴办企业,并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于此同时也加强对他们这方面的教育。他们总是以一种居安思危的态度去观察和引导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

六、义乌产业结构?

服装业是义乌最早成名的支柱产业之一,义乌著名服装市场——义乌篁园服装。义乌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为“中国衬衫之乡"。义乌在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了60万大关,同比增长21.62%,超过了金华全市的一半,占全省的十三分之一,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仅今年4月份日均新设量约850余户,同比增长26.4%,超上年度节后登记最高峰时段水平。

义乌货郎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行商”,到马路市场、钢棚市场、国际商贸城几代摆摊经营的“坐商”,再到线上展示、网络交易、物流配送的电商,60万市场主体的成长过程,折射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发展经历,更展现了义乌独具特色的优越营商环境。

七、义乌的产业特点?

服装是 浙江义乌市产业的支柱。

服装业是义乌最早成名的支柱产业之一,义乌著名服装市场——义乌篁园服装。义乌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为“中国衬衫之乡"。

以大陈衬衫为代表的义乌服装业逐步形成专业化、系列化和外向型三大特点。义乌服装业很多企业完成了战略调整,初单一的衬衫产品发展成西服、茄克、T恤等系列化产品,偏重于短期利益的贴牌加工模式逐步弱化,自创品牌和品牌授权经营之风盛行。光大陈镇,就拥有了“能达利”、“傲哥”、“挺得帅”等多件浙江省著名商标,其中能达利服饰还成为了“国家免检产品”。

八、义乌什么产业最多?

义乌小商品产业最多。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又名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中部义乌市,是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415)精心构建的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提供信息化服务和网络营销服务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官方网站。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现拥有营业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商位50000余个,从业人员20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2013年市场总成交额达683.02亿元,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重质量、守信誉”市场荣誉称号,是国际小商品的流通、研发、展示中心,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九、义乌主要发展什么产业?

主要的产业是:

1、服装:已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和苏溪镇日产衬衫100万余件。大陈镇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 。

2、饰品:经过20多年的市场磨砺,义乌饰品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培育出了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及庆琳、琳琅、太阳花、贝尔和卓雅尼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饰品企业。如今,义乌饰品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3800多家,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产量和产值占全国饰品业的70%以上。

十、义乌产业带有哪些?

义乌发展历史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南连广东,北接上海,距浙江省会城市杭州12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和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一座农业小县发展成为“文明之城”、“新丝路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梦想之城”。

义乌特色行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义乌现有服装,饰品,拉链,针织,工艺礼品等特色行业,义乌市场商品已经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

义乌产业带

义乌产业带是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企业的发展里程碑式的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经营模式的完美对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